他的态度,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属于上位者的绝对掌控,仿佛那些冰冷的矿石与远方的血腥,与她所需的“小小”实验材料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也无需她过问。
一种莫名的窒闷感,堵在崔锦书心口。她看着他冷漠的侧影,仿佛能看到江南矿场即将掀起的腥风血雨。为了这些冰冷的铁石,不知又有多少性命将要涂炭。
她沉默片刻,终是微微屈膝:“臣妾……明白了。”
转身离去时,她的目光再次掠过他手中那份奏报,那抹暗红色,刺得她眼睛微微发疼。
数日后,第一批由江南强行征收、由重兵押送的铁矿原石,终于运抵京郊匠作营。矿石成色不一,有些明显是匆忙开采、甚至掺杂了废料充数。
崔锦书闻讯,立刻带人赶往匠作营。她需要亲自筛选合适的矿石,指导工匠进行初步冶炼提纯。
然而,当她看到那堆放在露天场地、在阴沉天色下泛着灰黑光泽的矿石时,整个人却如遭雷击,猛地僵在原地!
只见其中一堆显然是新近开采、还带着泥土气息的矿石上,赫然溅洒着大片早已干涸、变成暗褐色的……血迹!甚至有几块矿石的尖锐棱角上,还黏连着些许破碎的、看不清原貌的布条!
浓烈的血腥气与矿石的土腥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残酷的气息!
旁边一名押运军官正满脸谄媚地对匠作营管事吹嘘:“……王爷有令,抗命者格杀勿论!弟兄们下手狠了点,这帮刁民,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您瞧瞧,这矿石可是沾着血运回来的……”
崔锦书胃里一阵翻江倒海,脸色瞬间苍白如纸!她仿佛能看到江南矿场那惨烈的厮杀、无助的哭嚎、以及冰冷的屠刀!
这些……这些就是她实验所需的玄铁原料?这些浸透了鲜血的矿石?!
她猛地转身,几乎无法呼吸,扶着旁边的木棚柱才勉强站稳。
“娘娘?您怎么了?”云裳惊慌地扶住她。
崔锦书闭了闭眼,强行压下胸腔翻涌的恶心与寒意。再睁开时,眼底只剩下一片冰冷的、燃烧的怒火。
她一言不发,转身就走,径直登上马车:“回府!”
是夜,万籁俱寂,唯有书房灯火通明。
李承民正批阅着公文,房门被“砰”地一声推开!
崔锦书站在门口,一身寒气,未施脂粉的脸上带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混合着愤怒、失望与某种决绝的冰冷神情。她甚至忘了行礼,目光直直地刺向他,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王爷!江南送来的矿石,沾满了血!妇孺的血!这就是您所谓的‘不日可平’?!这就是我实验所需的‘玄铁’?!”
李承民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抬眸看她,眼神幽深难辨,并无意外,只淡淡道:“抗命不遵,聚众造反,依律当诛。有何不妥?”
“有何不妥?”崔锦书几乎要笑出来,那笑声却比哭更冷,“他们或许只是守护赖以生存的矿脉!或许只是被豪强煽动!罪不至死!更不该成为我案头那些冰冷图纸的……祭品!”
她一步步走近书案,目光灼灼,仿佛要将他看穿:“王爷的霸业,王爷的边关,难道一定要用这般无辜者的鲜血来浇铸吗?!您夺来的那些矿,每一块都浸透着人命!您让我如何用它们去造那些杀人的利器?!我做不到!”
积压的情绪在这一刻轰然爆发。她为他清理内宅、查账肃贪、甚至直面瘟疫,皆因那是生存必需,是斩向真正的恶敌。可如今,这冰冷的、视人命如草芥的资源争夺,这赤裸裸的、沾满平民鲜血的“必要之恶”,深深刺痛了她心底某条底线。
李承民静静地看着她,看着她因愤怒而泛红的眼眶,看着她眼底那抹不容错辨的、近乎天真的悲愤与谴责。他放下笔,身体微微后靠,轮椅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王妃,”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冰冷的、近乎残忍的理性,“这世间,从无洁净的霸业,亦无不见血的兵戈。你要的玄铁,不会从天而降。你要的强弩,终需用于杀人。边关告急,狄人铁蹄之下,不会有任何‘无辜’。今日江南之血,或可换明日边关千百将士之生。这,便是现实。”
他目光扫过案头那染血的江南奏报,又看向她:“你若觉得那些矿石肮脏,便想办法……将它们炼成最锋利的刃。这才是你该做的事。”
崔锦书死死盯着他,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他的话,像一把淬了冰的刀,精准而冷酷地剖开现实的残酷,让她无力反驳,却更加心寒。
“王爷的铁矿,臣妾……用不起。”她从齿缝里挤出这句话,声音冰冷彻骨,转身欲走。
“站住。”李承民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崔锦书脚步一顿,并未回头。
一份新的手令被推到书案边缘。
“京西皇陵卫库存有前朝遗留的百炼玄铁锭三百斤,品质上乘,未曾动用。持此手令,去调吧。”他的声音听不出情绪,“那些……是干净的。”
崔锦书背影猛地一僵。良久,她缓缓回身,看向那份手令,又看向李承民。他依旧面无表情,仿佛刚才那场激烈的对峙从未发生。
她最终,伸出手,指尖微颤地拿起了那份轻飘飘却重若千斤的手令。
“谢王爷。”她低声道,声音干涩。转身离去时,脚步有些踉跄。
李承民看着她消失在门外的背影,目光落在方才推出手令时,无意间沾染到的一点从江南矿石上带来的、极其细微的暗红色矿尘上。他面无表情地,用指尖将其缓缓捻去。
染血的矿石,堆积在匠作营的露天空场,散发着残酷的铁腥气。
而精纯的、未曾沾染血腥的玄铁锭,则深藏于前朝皇陵,沉默地等待着被铸造成新的杀器。
理想与现实,救赎与罪孽,在这乱世之中,被冰冷地熔铸于一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