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光头的人缘(2 / 2)

工匠们不再客气,围着石桌狼吞虎咽起来,米饭吃了一碗又一碗,菜和汤更是扫荡得干干净净,个个吃得额头冒汗,心满意足。吃完饭,几人竟都不肯休息,抹抹嘴就又干劲十足地投入了工作,测量讨论得更加起劲,一直忙到日头西斜,才初步定下方案。

收工前,工头老汉拿着个小册子找到正在收拾碗筷的鹿彦祖。鹿彦祖还有些意外,接过一看,只见上面用工整却略显稚拙的字迹详细列明了需要修缮的部分、预估的工时、所需的各种材料种类数量、以及请小工的人数。最后还有一项项算下来的工料总预算。

鹿彦祖心中先是自嘲了一下:“差点又犯了以貌取人的毛病,这古代的工匠头子,能统筹规划、计算料工,岂能是不识字的?”他仔细看了一遍清单,觉得每一项都合情合理,甚至有些材料的报价比他自己去问的市价还略低一些,预算总额也在那袋金银的承受范围内,便爽快地点了头:“没问题,就按老师傅您算的来。”

工头老汉见他如此信任,脸上笑开了花,连连保证后天一定带着人和第一批材料准时开工,今天回去就立刻安排。

送走工匠,院子里重归宁静。鹿彦祖刚想在躺椅上歇会儿,忽然又想到一个现实的问题——后天开工,工匠加上可能来的小工,得有十几号人。自己一个人张罗十几个人的两顿饭,还得保证分量和油水,这可不是个轻省活儿,非得把他拴在厨房不可。

他琢磨了一下,心里有了主意。他提起昨日买的两大兜鸡蛋,出了门,朝着附近几家看着和善的邻居院子走去。

敲开第一户的门,一位围着围裙的大妈探出头。鹿彦祖表明来意,说是帮暂住的仙师家修缮宅子,后天工匠就来,自己一个人忙活十几人的饭菜实在吃力,想请有空闲的邻居大嫂大妈们帮帮忙,每天来做两顿饭,他愿意付工钱。

那大妈一听是仙师家的事,眼睛顿时亮了,脸上的笑容又热切了几分:“哎哟!是仙师的宅子动工啊!你怎么不早说!那仙师可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哦不,是仙师他老人家可是看着我们长大的,是我们街坊的大恩人!提什么钱不钱的!我家媳妇明天没事,我让她过去帮忙!”

鹿彦祖忙说:“这怎么好意思,工钱一定要…”

“可别!”大妈连连摆手,语气坚决,“仙师以前帮我们街坊邻居治病的治病,修补房顶的修补房顶,从来没收过半个大子儿!如今他宅子修缮,我们出点力气还不是应该的?再说,就做个饭,能费多大事!你放心,包在我们身上!”

接着,鹿彦祖又走了几家,情况几乎一模一样。一提起是仙师家的事,邻居们无论男女老少,都异常热情,纷纷主动要求帮忙。男的嚷嚷着要去扛木头搬砖,女的争着要来做饭洗衣,甚至连老人家都说要来帮着看管工具、烧水送茶…

鹿彦祖在盛情之下有些招架不住,好不容易才劝住大家,说明修缮有专业的工匠,只需三位大娘帮着做饭就足够了。最终好说歹说,定下了两位最是利索热情的大妈,后天一早过来掌勺,并且坚决不收工钱。

其中一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大妈还拍着胸脯说:“鹿小哥你就放心!老婆子我别的不行,做饭是一把好手!当年我小时候病得都快没了,就是仙师给我喂了颗仙丹才救回来的!这恩情一辈子都忘不了!”

鹿彦祖闻言一愣,下意识问道:“大妈…您今年贵庚了?”

大妈爽朗一笑:“哈哈,老婆子我五十有三啦!咋啦?”

鹿彦祖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连忙摆手:“没…没事没事!那就多谢大妈了!”

到了约定的开工日,天刚蒙蒙亮,老宅门外就人声鼎沸。工头老汉果然守信,不仅带来了之前那五个熟练工,后面还跟着七八个负责搬运、打下手的年轻小伙,外加几辆堆满了木材、青砖、瓦片和各式工具的大车,将巷子口堵得严严实实,场面顿时热火朝天起来。

几乎是前后脚,街坊邻居们也来了。鹿彦祖原本只约了三位大妈,结果来的远不止这个数。领头的那位精神矍铄的大妈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两个同样利落的儿媳,另一个大妈则背着自己咿咿呀呀学语的小孙子来“见世面”,后面还跟着几个闻讯赶来、挎着菜篮提着鸡鸭、死活要尽一份心意的婶子婆婆……林林总总,竟也来了十好几号人,瞬间将原本还算宽敞的院子挤得满满当当。

女人们叽叽喳喳的寒暄声、工匠们吆喝搬运材料的号子声、孩子的哭闹声混杂在一起,原本静谧的老宅瞬间变成了喧闹的工地和厨房的结合体。

鹿彦祖看着这阵仗,只觉得头皮发麻,一阵头疼。他本意只是请两三个人帮忙做饭,这下可好,简直成了社区总动员。但看着街坊们脸上真挚的热情和那份对“仙师老人家”毫无保留的爱戴,他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来。这工程预计要半个月,总不能天天如此。

他赶紧拉住领头的那位大妈,苦笑着商量:“大娘,各位婶子大嫂的心意我替仙师领了,感激不尽!可这人实在太多了,院子都快转不开身了,反倒影响工匠干活。您看这样行不行,咱们排个班,每天固定三四个人来负责做饭收拾就行,大家轮流来,都能帮上忙,也不至于太劳累拥挤?”

领头大妈一听,拍腿赞成:“哎哟!还是鹿小哥你有主意!说得在理!就这么办!老婆子我来安排,保证每天都有人来,还不乱套!”她立刻转身,发挥出强大的组织能力,三言两语就把兴奋的妇人们安抚下来,迅速排好了轮值顺序,被排到后天、大后天的人们这才心说说笑笑地先散了,只留下今天当值的三四个人。

厨房立刻被几位大妈接管了。她们自带了家伙事,洗菜切肉,烧火起灶,动作麻利无比,配合默契,根本容不得鹿彦祖插手。他刚想进去看看要不要帮忙,就被一位大嫂笑着推了出来:“鹿小哥,这儿烟熏火燎的,不是你们男人待的地方,出去歇着吧,等着吃饭就行!”

鹿彦祖摸摸鼻子,又溜达到工匠那边。工头老汉正指挥着徒弟们爬上房顶检查,几个壮汉喊着号子搬运一根沉重的梁木。他刚想上前搭把手,工头连忙拦住:“哎呦,鹿小哥,可使不得!这粗活哪是您干的?万一磕着碰着,我们可没法跟仙师交代!您一旁瞧着就行,放心,保证给您弄得妥妥帖帖!”

得,两边都没他什么事了。

鹿彦祖站在喧闹的院子中央,看着工匠们挥汗如雨,听着厨房里锅碗瓢盆的交响和女人们的笑语,自己倒成了最闲的那个。他哑然失笑,摇了摇头,只得默默地回到那棵老树下,把自己摔进那张吱呀作响的躺椅里。

得,监工就监工吧,虽然这监工当得,除了躺着,好像也没别的事可干了。

日子便这样一天天过去,规律得如同上了发条。原本有些陈旧寂寥的老宅,在这些喧闹而充满生气的日子里,仿佛被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焕然一新。

鹿彦祖彻底适应了这种无所事事的监工生活。他很快发现,自己晚上锁门完全是多此一举,因为第二天天还没亮透,院门外必定已经候满了人。有扛着工具互相打着招呼的,讨论今日工项的工匠;更有按照约定,准时送来新鲜食材的商铺伙计,他们挎着满满菜篮,提着活鸡鲜鱼,与一旁嗓门洪亮,正准备开工的轮值大妈们热络地搭着话,那热闹劲儿,比镇上的早市也不遑多让。

于是,他干脆夜间就不再闩上那扇厚重的朱漆大门,只是虚掩着。

结果便是,往往第二天清晨,他还沉浸在睡梦之中,外面的世界就已经率先苏醒。先是依稀听到巷子里由远及近的脚步声,压低的交谈声和轻快的笑声。接着,吱呀一声,院门被轻轻推开,熟悉的人们熟门熟路地鱼贯而入。

工匠们会自发地在院角整理工具,检查昨日收好的材料,低声商议着今天的工序。而大妈大嫂们则目标明确,径直涌入厨房,瞬间点燃灶火。洗涮锅盆的“叮当”声、清澈的井水倒入缸中的“哗啦”声、利落的刀落在砧板上的“笃笃”声、还有她们之间永远也说不完的家常闲话……

他常常是揉着眼睛推开房门,映入眼帘的便已是这般热火朝天的景象:屋顶上瓦匠正在更换新瓦,阳光下飞扬着细微的尘埃;木匠在廊下刨着木料,清新的木材香气弥漫开来;泥瓦匠搅拌着灰泥,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而厨房里,蒸汽氤氲,饭菜的香气已经开始霸道地飘散出来,勾得人食指大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