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光头(1 / 2)

次日中午,鹿彦祖推开房门,一阵鼎沸人声便如热浪般扑面而来。

他站在二楼的回廊扶梯处,向下望去,平日里还算宽敞的客栈大堂,此刻已是满满当当,水泄不通。跑堂的小二手托红木食盘,像一尾灵活游鱼,在拥挤的桌椅缝隙间高声吆喝着穿梭,额上沁出的汗珠也顾不得擦。

但这喧嚣景象,却并非往日那般纯粹。

鹿彦祖揉了揉眼,神情恍惚。堂下用餐的,何止是风尘仆仆的凡人客商与镇民?目光所及,竟混杂着众多服饰迥异的修仙之人。

靠窗那桌,几名身着月白道袍的青年男女正襟危坐,衣袂领口绣着清晰的云纹剑徽,显然是某处剑宗弟子。他们面前的桌上只清简地摆着几碟素斋,与周遭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客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并不交谈,眼神清亮,姿态挺拔,与这喧闹凡尘格格不入,却又真实地身陷其中。

隔不了几张桌子,又是一群身穿赤色短褂,脖颈环绕兽牙项链的壮硕汉子,声若洪钟,谈笑间筋肉虬结的手臂挥动,充满了蛮荒气息,多半是擅炼体之术的宗门。

更远处,甚至还有几位身着水绿裙衫,身姿婀娜的女修,轻纱蒙面,只露出一双双秋水般的眼眸,低声细语,对周遭的嘈杂微微蹙眉,仿佛不染尘埃的清荷误入了泥沼。

跑堂的伙计给那桌剑宗弟子端上茶水时,手都有些发抖,小心翼翼,生怕唐突了这些平日只存在于传闻里的“仙师”。

鹿彦祖倚着栏杆,一时竟看呆了。这副光景……三教九流,仙凡杂处,热火朝天又光怪陆离,与他曾在电视里看过的那些武侠江湖何等相似!只是这里,那些高来高去的侠客,换成了真正能御剑飞行的修仙者。

他这才真切体会到,远处山脉里新发现的那条灵矿脉,究竟带来了何等巨大的漩涡。这座往日宁静的边境小镇,如今已成了风暴的中心,人满为患。

深吸一口气,鹿彦祖走下楼梯,挤过摩肩接踵的大堂,那股混合着饭菜香气、汗味、还有某种不知名淡淡草药味的气息更加浓烈。他好不容易挪到客栈大门外,站在石阶上朝街道望去。

只一眼,他便彻底哑然。

街道上的人流比客栈内只多不少,而视线扫过,几乎是“随处可见”各色宗门的弟子。

“我尼玛啊……”他下意识地低喃出声。

只见人流之中,一位背负古琴,身着宽博青衫的文雅男子缓步走过,气质超然。

旁边,几个穿着紧身劲装,腰佩奇异弯刃的修士正与一个货郎讨价还价,声音又快又急。

对面茶肆的二楼,凭栏坐着几位服饰华美、周身似有宝光流转的年轻男女,正悠闲地指点着楼下风景,谈笑风生,俨然是出身大宗大派的子弟。

更有甚者,街角一闪而过的黑影,兜帽遮面,气息阴冷,也有骑着似鹿非鹿、鳞爪毕现的灵兽,嘚嘚走过街道,引来凡人又惧又羡的目光。

仙光与凡尘在此地交织碰撞,泾渭分明又诡异地融合。修仙者们带着各自的目的、骄傲和秘密,涌入这座小镇,他们行走在凡夫俗子之间,或漠然,或好奇,或不耐,将这小小的镇子,变成了一个微缩而沸腾的修真江湖。

鹿彦祖站在门口,仿佛站在了两个世界的交界线上,喧嚣声浪阵阵涌来,他只觉得眼花缭乱,心神激荡。谁说的修仙之人淡泊名利的?谁说仙人隐世山林不问世事来着?这你妈的跟跑江湖的有什么分别?狗日的修仙网文作者你妹的勾八勾伄戼!

鹿彦祖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声音在周遭的喧嚣中微不可闻,却在他自己听来格外响亮,像是一阵沉闷的抗议。他回头望了一眼客栈大堂,那里面依旧是人头攒动,莫说空位,就连站着等位的地方都快没了。跑堂的伙计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无暇顾及他这个刚下来的客人。

“还想吃东西?吃个锤子哦……”鹿彦祖低声嘟囔了一句,脸上写满了无奈。这情况,别说点菜了,挤进去要碗面都难如登天。

实在无法,他只好揉了揉空瘪的肚子,转身汇入门外街道那更加汹涌的人潮之中。他打定主意,先找个地方填饱肚子再说。那灵矿脉吸引来的人流显然都聚集在镇中心以及几家最大的客栈酒楼周围,那里此刻必然是摩肩接踵,物价恐怕也水涨船高。

他下意识地避开了人声最鼎沸的中心地带,选了个看起来相对偏僻的方向走去,心里盘算着:“这种小街小巷里,总该有些卖面食、包子的小铺子吧?不求山珍海味,能填饱肚子就行。”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他当头一棒。他沿着青石板铺就的狭窄街道走了好一段路,沿途经过的几家小客栈无一例外,门口都挂着“客满”的木牌,甚至连门廊下都坐着或靠着一些面带疲惫、风尘仆仆的旅客,看衣着打扮,其中竟也不乏一些修为较低的散修或是小宗门弟子,显然也是找不到落脚之处。

卖吃食的摊贩倒是也有,但每个摊子前都排着不短的队伍,大多是些耐存放的干粮、炊饼之类。鹿彦祖看着那长长的队伍和摊主忙得快要冒烟的样子,刚升起的希望又熄灭了——等排到他,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他不死心,继续七拐八弯地往更深处走去,试图寻找被人潮遗漏的角落。街道逐渐变得安静了些,行人也稀疏了不少,大多是本地的居民,行色匆匆。不知不觉间,周围的房屋不再密集,视野逐渐开阔。

等他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竟然已经走出了小镇所谓的“城门”——其实这小镇并无围墙,只是在旧时入口处立了一道象征性的牌坊而已。牌坊之外,便算是镇外了。

一条宽阔的大河横亘在前,河水在午后的阳光下粼粼闪光。河道明显经过人工修整,两岸砌着整齐的石块,显得颇为规整。河岸边栽种着一排排垂柳,柔软的枝条随风轻拂,带来阵阵清凉湿润的水汽和草木清香,与镇内那混合着汗味、食物味和莫名草药味的喧嚣燥热截然不同。清风拂面,顿时让人神清气爽,胸中的烦闷也被吹散了不少。

“倒是个清静地方。”鹿彦祖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感觉咕咕叫的肚子都似乎舒缓了些。但紧接着,更大的空虚感袭来——环境是舒服了,可吃饭的问题还没解决呢。这城外河边,看起来比里面还荒凉,哪里像有卖吃食的样子?

他沿着河岸又走了一小段,举目四望,除了流水、绿树和远处隐约的青山,几乎不见人烟,更别提什么饭馆摊贩了。就在他几乎要放弃,准备忍饥挨饿返回镇上,去挤那长长的队伍买干粮时,目光忽然被前方不远处河湾旁的一缕细细炊烟吸引。

那炊烟袅袅升起,若非仔细看,几乎要融入背景的天空中。有炊烟,就意味着有人家!

鹿彦祖精神一振,立刻加快脚步循着炊烟的方向走去。绕过几棵茂密的柳树,眼前景象豁然开朗。

只见河湾一处平缓的滩地上,简单支着一个小小的棚子,棚子旁边用石头垒着一个简易灶台,那缕炊烟正是从灶上的蒸笼里冒出来的。棚子下摆着两张粗糙的木桌和几条长凳,其中一张桌子旁,竟然已经坐了两三个客人。

更让鹿彦祖惊讶的是,那坐着的三人,虽然衣着朴素,甚至沾着些泥土痕迹,像是本地农户或者船夫,但他们身上隐隐流露出的气息波动,以及放在手边的、看似普通却隐隐有灵光内敛的器具,分明显示他们也是修行中人,只是可能属于那种最底层的散修或者小派弟子,与镇内那些光鲜亮丽的大宗门弟子截然不同。

而棚子的主人,是一个头发花白精神却颇为矍铄的老者,正慢悠悠地往灶膛里添着柴火,一股面食特有的香甜气息随着蒸汽弥漫开来,勾得鹿彦祖肚子里的馋虫更是疯狂蠕动。

那老者似乎察觉到有人靠近,抬起头,露出一张被岁月和风霜刻满皱纹、却目光平静的脸庞,看了鹿彦祖一眼,声音沙哑却温和地问道:“年轻后生,吃饭吗?今天只有鲜鱼汤和野菜包子。”

鹿彦祖看着那冒着热气的蒸笼,闻着那勾魂夺魄的香味,哪里还顾得上其他,连忙点头如捣蒜:“吃吃吃!大爷,麻烦来一笼包子,一碗鱼汤!”

鹿彦祖饿得前胸贴后背,也顾不得许多,接过老者递来的粗瓷大碗和筷子,便埋头苦干起来。那野菜包子皮不算薄,但咬开后,一股混合着山野清气的菜香和面香便涌入口中,馅料剁得细碎,似乎还掺了点猪油渣,格外咸香可口。鱼汤更是鲜美异常,奶白色的汤水滚烫,里面沉着几大块蒜瓣状的鱼肉,只撒了少许粗盐和野葱,便吊出了最原始的鲜甜,一口下肚,暖意直透四肢百骸,将方才在镇子里沾染的燥热和烦闷都驱散了不少。

他正吃得酣畅淋漓,身后那桌散修的交谈声,便断断续续地飘进了耳中。

一个略显沙哑的嗓音叹道:“……唉,此番天降灵矿,本是机缘,可引来这许多宗门大派,狼多肉少,我等无根无萍的散修,想要分润点残羹剩饭,怕是越发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