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内形势复杂,我们没法随心所欲地行动,也没法直接亮剑。
这才是最难的地方。
原本设想的“缅北行动”,现在已经被无限推迟。
从主动出击、展现实力,变成了被动等待、救人于水火。
我们都清楚,缅北还有我们的同胞在受苦,可现实是,机会不到,命令不下,我们动不了。
就在这个时候,汉东武警的祁同伟政委站了出来。
一切突然有了转机。
他的作战构想,堪称典范,具体案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有一点必须强调:他展现出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在座每一个人深思和学习。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齐聚一堂的原因。
这个战例分析,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过,我不再重复。
关键中的关键,是他那套独特的作战逻辑——
这才是我们需要真正吸收的核心。
今天,祁同伟同志也来到了现场。
在此,我代表全体武警官兵,向他表示由衷的感谢!”
说完,他带头鼓掌。
而台下的祁同伟,却有些局促。
跟着鼓掌吧,显得不够谦逊;不鼓吧,又不合时宜。
一时之间,进退微显尴尬。
但他神色依旧平静,稳稳地坐在原位。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他。
不得不说,祁同伟这套战术思路,确实震撼了不少人。
对他自己而言,或许只是一次大胆尝试,但在我们这些人眼里,却像打开了一扇新门。
那种既能达成目标,又能规避风险,甚至逼得对方高层不得不公开回应的打法,简直让人耳目一新。
这样的策略只要出现一次,就能彻底打破固有思维的枷锁。
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行动,更是一个转折点,为指挥员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向。
所以今天这份荣誉,祁同伟当之无愧。
即便他在众多优秀干部中格外突出,也没有人觉得不服气——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他是真的做到了别人想不到、也不敢做的事。
这时,台上的周强朝主持人微微点头。
秘书立刻接过节奏,清亮的声音再次响起:
“感谢周书籍的发言。
接下来,请刘军司令员为我们分享他的看法。”
话音落下,刘军走上台前,拿起话筒。
台下掌声未息。
这位长期执掌武警系统的司令员,自有其威严与分量。
单是往台上一站,便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镇得住全场。
祁同伟静静望着台上的身影,神情专注。
“同志们,我是刘军。”
“今天的主角,不是我,也不是你们,甚至不是我们自己的队伍。”
“而是另一个系统的同志。”
“我们当然为此感到骄傲,这说明武警的形象在提升。
但我必须说一句——”
“这种局面,本不该由外人来推动。”
“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事,却迟迟没有做到。”
“在座的各位,都要警醒。”
“别的不说,我们的战士经过严格训练,战斗力没得挑。
哪怕半个总队出征,也足以对缅北那些势力造成毁灭性打击。”
“这点我们毫不怀疑,训练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但除此之外呢?我就不敢多夸了。”
“尤其是我们的指挥层——”
“为什么人家能想到的路子,你想不到?”
“难道祁同伟是天生奇才,你们就全是庸才?”
“这么久以来,多少会议、多少推演,谁拿出过像样的方案?是谁来了之后,才让整个局面活了起来?”
“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