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向来最易引发波动,每一次结构调整,几乎都牵动社会神经。
这点我清楚。
厅里也一直有您的指导方向,这件事我会高度重视。
至少省公安厅这边,一定服从您的部署,守住关键底线。
至于达康书籍那边的要求,能配合的我们照办;
实在超出权限的,也会及时沟通说明,绝不让省厅和京州市之间产生隔阂。”
赵东来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进退有度。
把李达康与省厅的关系,定性为正常工作协作,仅此而已。
其他的关联,一概不提。
李达康想借省厅之力,只能是请求协助,不可能越界插手。
但正因为赵东来的身份特殊,这种微妙的界限才格外敏感。
好在祁同伟及时点拨,让他从迷局中回过神来。
此刻望向祁同伟的目光,满是感激。
而祁同伟并未停步,继续说道:
“不必如此客气。
你现在坐的是厅长的位置,上下左右的关系,终究得你自己去把握。
我能提点你,但不可能事事替你出头。
这事的关键,还得你自己拿捏。
你现在不是市局局长了,身份变了,面对各方人物的态度,必须更加审慎。
就说李达康这个人,他对你的事,你要心里有本账——哪些该帮,哪些不该帮,什么时候该靠前,什么时候该退后。
这些分寸,有人教是一方面,更多的,还得靠自己体悟。
他曾经帮过你,你也曾助过他,彼此之间,早就有了往来。
这其中的轻重缓急,全看你如何权衡。
我可以拉你一把,但不能一直扶着你走。
到了这个层级,真正靠得住的,还是自己。”
祁同伟这番话,说得语重心长。
他自己曾在同样的位置摔过跟头,如今对赵东来,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面对这样的前辈,若说不动容,那是假话。
赵东来听得极为专注,每一个字都记在心里。
这一刻,他对祁同伟的敬重,已不止于职务上的上下级,更有一种知遇之恩的情分。
这种掏心窝子的提醒,若非真正信任的人,绝不会轻易出口。
他张了张嘴,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正沉默间,陆亦可推门进来,目光只落在祁同伟身上,看也没看赵东来一眼。
“会议马上开始,该入场了。”
赵东来神色如常,对着祁同伟轻轻点头致意,随即转身离去。
会场内,台下清一色的白衬衫,肃穆整齐,足见这场会议的规格之高。
而主席台上就座的几位,都是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寻常干警连仰望都觉得遥远。
赵东来步入会场时,掌声渐起——这是大家对新任厅长的礼遇。
紧随其后的祁同伟刚一露面,全场瞬间沸腾,掌声如潮,经久不息。
这不是谁刻意安排,而是由衷的敬重使然。
在汉东警界的许多人心里,祁同伟不只是领导,更是一种象征。
现场的欢呼与注视,毫无矫饰。
他的影响力,早已深入警队血脉。
当年的汉东警队,风气涣散。
名义上是人民警察,若脱了制服,与街头混混并无二致。
那时没人管,也没人敢管。
大家都看得明白——没钱,哪来的规矩?
但手里没钱,真没几个人能扛得住清贫的。
办案要花钱,出差要油费,这些开销哪样不是实打实的?总不能全靠个人垫吧?所以大家心里都明白,得另寻出路。
这种事情,在汉东早就不是新鲜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