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这些隐患他无法掌控!(1 / 2)

此时,他正望着突然到访的李达康,略显意外。

这位书籍平时可从不来他这儿串门。

“达康啊,稀客稀客!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快请坐,坐下聊。”

沙瑞金态度客气十足,笑容满面。

早已不见当年一起蹬自行车上下班时的随意模样。

官场如棋局,位置变了,姿态就得跟上。

哪怕你是上级,该演的戏也得演到位。

能坐到这个位子的人,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什么时候该亲近,什么时候该疏离,心里都有杆秤。

眼下沙瑞金需要的是李达康冲锋陷阵,所以他必须给足面子,让对方放手去干。

就这么简单。

在这个节骨眼上,李达康的作用无可替代。

整个计划的落地执行,第一棒就得由他来跑。

若是重演过去那种消极应付的局面,别说撂挑子,哪怕稍微懈怠几分,他在李国务面前都交代不过去。

沙瑞金和高育良不同。

虽然他职位更高半级,但高育良是靠自己一步步拼上来的,运气之外更有底气。

他对上头可以硬气一点,不必事事低头。

可沙瑞金不行,他是跟着李国务一路走过来的。

一旦稍有差池,那边一个小明星随便写篇“实名举报”,就能让他前程尽毁。

这些隐患他无法掌控。

倒不是那篇文章本身多致命,而是背后牵动的链条——他的软肋,握在别人手里。

这种依附关系,早已深入骨髓,挣脱不得。

所以他别无选择,只能全力以赴。

而要全力推进,李达康就是关键中的关键。

他是真正的操盘手,开局之人。

只要京州这边试点顺利启动,打出成绩,接下来的事自然顺理成章。

全国各地的开发商必将闻风而动,蜂拥而来。

汉东,将成为这场经济变革的前沿阵地。

如此前景,沙瑞金怎能不重视?

只要这第一步踏出去,无论后续如何演变,他都能借此东风扶摇直上。

至于其他?

谁还关心呢?道理就这么直白。

沙瑞金对底层疾苦毫无兴趣。

他在乎的,只是Gdp的增长曲线,是那一串不断攀升的数字。

在他看来,经济数据漂亮了,你还吃不上饭,那是你自己的问题。

怪不了政策,更怪不到领导头上。

干脆利落,冷酷现实。

事实上,不少高层人物都是这般思维。

而像高育良、祁同伟这样从泥土里爬出来的人,感受截然不同。

尤其是祁同伟,他饿过,他知道穷是什么滋味。

他清楚百姓真正渴求的,不是报表上的虚火,而是灶台上热腾腾的一日三餐,是孩子书包里的学费,是冬天屋里的一点暖意。

这些,是高高在上者看不见的真相。

李达康也是苦出身,也曾挣扎在社会底层。

他同样明白老百姓要什么。

但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他虽来自基层,却愿意用铁腕手段压出一条通途。

在他眼里,效率高于温情,结果重于过程。

这是他的选择,也是他的局限。

但他还是站了起来,甚至还想往上攀爬。

这次开发项目,让他嗅到了一丝转机。

他本就是个为政绩可以不顾一切的人,否则当初也不会为了筹集修路资金,硬性摊派费用,搞得民怨沸腾。

正是那一次,逼得王大陆心灰意冷退出官场,而他自己却全身而退,连鞋都没沾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