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也知道,他向来喜欢大权独掌,什么事都自己拍板。
这种绝对的权力一旦失控,就会把所有规矩踩在脚下。
这样的事情,不能再发生了。
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果断出手,推一个人上去,和他对垒。
只有这样,才能把他偏离轨道的决策拉回来。
这才是当务之急。
至于其他问题——
比如房产开发的具体操作,其实并不重要。
在他俩的整体布局中,这些本就是随着光明峰推进的既定步骤。
大势所趋,挡不住也没必要挡。
但我们必须确保整个过程不脱轨、不出乱子。
关键在于责任到人、制度落地。
而这一点,李达康恰恰最不在乎。
他用人只看结果,只要任务完成,过程再混乱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些弊端,您心里清楚,我也明白。
正因如此,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敢跟他叫板、不怕撕破脸的人坐上那个位置。
只有这样,才能遏制他的专断作风,让一切重新回到法治的框架内。
他那种一人说了算的模式,才是这次改革试点最大的隐患。
别的都不是要害,只要不变成无序扩张,汉东就能从中受益。
但这个节骨眼,我们必须卡死。”
祁同伟这番话,句句切中要害。
他的意思很明确:现在的汉东,必须有人站出来应对李达康的行事方式,否则迟早要出大事。
过往那些房地产试点失败的案例,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乏有效监督与制约。
这一点,祁同伟看得透彻。
毕竟还有什么比一个无人约束的地方主官更危险呢?
在他看来,当前汉东最大的风险,正是李达康的执政风格。
而在京州,偏偏没人能管得住他。
那位名义上的市长,整日不是学习就是养病,几乎从不露面,形同虚设。
所有重担都压在李达康一人肩上,而他本人也乐得如此。
他不在乎程序,不在意规则,眼里只有一个目标——发展。
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不顾一切。
这既是他的魄力所在,也是致命软肋。
的确,他能让城市飞速前进,但代价往往是底层百姓的利益被轻易牺牲。
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地方。
因此,祁同伟才提出这样的应对之策。
而高育良,自然早已洞悉其中利害。
他之所以追问,不只是想听答案,更是要在关键时刻点拨学生。
从他的角度看,这一切更加清晰。
李达康现在,其实是在主动寻找退路——而这条退路,指向的正是自己。
沙瑞金把这项任务交给他,看重的就是他那股不管不顾、只求效率的狠劲。
可李达康并不糊涂。
光明峰项目另当别论,那是城市门面,建得越快越好,众望所归。
但房地产不同,牵涉太广——从开工到预售,从资金监管到交付入住,环环相扣,步步惊心。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审慎权衡,容不得半点闪失。
可他自己什么脾性,他自己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