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力不从心!(2 / 2)

现在我工作能顺利推进,多亏了他们鼎力支持。

尤其是同伟,更是你的得意门生,该好好敬你一杯。”

这话听着像是夸赞,实则包藏机锋。

表面褒奖,实则点出汉东政坛盘根错节的“汉大帮”。

那些人,哪个不是你高育良一手提拔?

如今处处掣肘我,难道不是你在背后撑腰?

话不说破,却已挑明。

祁同伟刚想开口,主位上的李常务忽然夹了一只虾仁,不动声色地放进他碗里,笑眯眯地看着他。

这个动作来得恰到好处——早不夹,晚不夹,偏偏此刻。

用意再清楚不过:闭嘴吃饭,别掺和。

这张嘴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争辩的。

祁同伟脸色微滞,抬眼望向李常务,终是没再说什么。

先前在客厅里的玩笑插科,不过是晚辈示敬的一种姿态。

那时他可以放肆些,李常务也不会计较。

但现在不同,沙瑞金是他信得过的人,这个时候,他必须站稳立场。

而祁同伟如今身份特殊,头顶有光,谁都不敢轻易动他。

毕竟上面还在等着给他记功,这次武警系统的表彰材料里,他的名字,可是关键一笔。

要是此刻的沙瑞金真要对祁同伟动真格,那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可有一部分人,眼下已经有点撑不住了,就是这么现实。

而此时的李常务,根本不在乎这些风风雨雨。

祁同伟算什么分量?给他脸,他才能说上几句话;不给脸,那就老老实实闭嘴。

就这么干脆,就这么硬气。

在李常务眼里,祁同伟那个职位,根本不值一提。

只要他愿意,随便就能捧出十个八个祁同伟来。

这才是真正的差距,是那种根子上的落差。

一道鸿沟横在那里,跨不过去,也不必去跨——这就是地位的不同,如同天堑,无法逾越。

高育良这时也察觉到了这一幕。

他对李常务,心里自然是有几分忌惮的。

倒不是怕自己这位置不稳——只要不出大乱子,这个位子没人能轻易动得了。

真正让他在意的,是来自国务院那位的态度。

要知道,汉东虽然现在不伸手要钱,表面上挺硬气,但该上缴的数目一点没少。

这点事,作为省掌的高育良心里门儿清。

一个地方要想往前走,靠的是什么?

是政策!是上面松一松手,放一放权。

沿海地区为什么发展得快?就是因为当年画了个圈。

那个圈,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是政策的象征。

这一点,谁都绕不过去。

所以李国务的一举一动,才格外有分量。

至于沙瑞金话里那些明嘲暗讽,高育良压根没放在心上。

这种小事,根本不值得动容。

他一个从讲台走出来的教授,理论功底摆在那儿,什么时候怕过嘴上交锋?

沙瑞金那几句带刺的话,在他看来,不过是小儿科,不值一提。

你说我汉大帮势力大?我不反驳。

我不争不吵,就摆事实、讲道理。

我们这些汉大的人,是怎么起来的?

是在你沙书籍的支持下,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谁也否认不了。

你说我们是“汉大帮”,那反过来说,你沙瑞金——是不是也算我们这个“帮”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