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权力格局,重新洗牌!(1 / 2)

推进法治,是中央定下的方向,大会小会反复强调,是国家发展的根基。

他若在这上面出岔子,必然授人以柄。

祁同伟这一招,几乎占据了道义制高点。

此时硬刚不行,全面退让也不行。

若真按祁同伟的意思重审大风厂的事,先不说地方稳定会不会出乱子,单是京州的脸面就保不住了。

这种局面,不是寻常手段能化解的。

他要是去京城开会,被人问起这事,连头都抬不起来。

可要是当面跟祁同伟较劲,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一时之间,沙瑞金也被逼入死角。

但他终究是老练之人,走不通这条路,那就换条路走。

他不动声色,话锋一转,目光落向高育良:

“育良同志,同伟提的意见值得重视,但达康的考虑,也并非毫无道理。

大风厂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正府职责范围内的事。

党组织插手太多,反而容易越界。

你是省掌,又是从前主管证法的领导,对当前汉东如何妥善处理这件事,你来谈谈看法,给我们做个指导。”

这一手,实在高明。

我治不了你,看你的老师管不管得了你。

他是班长,高育良是副班长;

我不听你的,总得听老师的吧?

而对高育良来说,这场博弈本来看着热闹就好。

大风厂的事本归省正府管,只是交由京州执行。

偏偏李达康强势揽权,才闹出这么多矛盾。

否则这类议题,本该在正府会议上讨论,而不是拿到常委会上争执。

在这场合,他原本可以冷眼旁观,任祁同伟冲锋陷阵。

他乐得轻松。

可现在,沙瑞金把球踢到了他脚下。

他不再是旁观者——身为省韦副书籍,这个时候必须表态,这是职责所在。

高育良缓缓点头,环视全场,最后目光落在祁同伟脸上,毫不掩饰地瞪了他一眼。

语气干脆利落,没有半分拖泥带水:

“祁同伟,我问你一句话——

我们搞法治建设,图的是什么?你说!”

话音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刚才沙瑞金还客客气气,轮到他开口,却是锋芒毕露。

在场众人无不心头一紧,脊背发凉。

四目相对,祁同伟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态度。

他梗着脖子,硬邦邦地回道:

“为了保障老百姓的安居乐业!”

这话没错,是标准答案,也是他真心所信。

高育良听了,微微颔首,接着追问:

“既然明白这一点,为何还要揪住程序不放?

你有没有想过,沙书籍和达康同志这样处理大风厂的事,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维稳,为了不让工人闹事?

那些下岗的工人怎么办?他们的家人吃什么?

房子怎么住?日子怎么过?”

法治固然重要,但也要讲究时机与分寸。

因地制宜,因时施策,这些道理,你到现在还参不透吗?

去了一趟缅北,回来就真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了?

第一次参加常委会,就这么口无遮拦。

在座的哪一位不是你的前辈?哪一个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你以为抓了个赵立春,就能目中无人了?要是再让你继续掌着公安厅,岂不是要翻天?

沙书籍,我建议省韦考虑,先把祁同伟同志从公安厅长的位置上调整下来。

让他专心以证法委书籍的身份,聚焦于他一直强调的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