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重新洗牌的好时机!(2 / 2)

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大不相同。

但他听闻此言并不计较。

只是淡然一笑,继续道:

“你能这么想很好。

专注做事,这是应有的态度。

但若沙瑞金不肯罢休呢?

借肃清赵立春余毒之名。

你当如何应对?保持沉默?“

钟正国的眼光果然犀利,直指要害。

赵立春事件是否终结,主动权在沙瑞金手中。

这绝非危言耸听。

而是极可能发生的局面,历史经验表明。

此类高层倒台后,必有后续环节。

所谓肃清余毒,名义上是消除影响。

实则是逼迫剩余人员站队,也算是对地方大员的犒赏。

虽波及不到高育良这个层级,祁同伟作为功臣。

自然无恙,但其他人就难说了。

这是势力重新洗牌的时机。

沙瑞金绝不会错过,钟正国这番话。

实属金玉良言,可谓指点迷津。

祁同伟闻言一怔。

抬眼望向钟正国,将信将疑。

在他认知里,如今的沙瑞金。

既已达成主要目标——解决赵立春。

还能有何动作?毕竟当下的汉东。

需要谋求发展,岂能持续内耗?

虽然汉东经济未见滑坡。

但要出政绩,沙瑞金还需加把劲。

特别是新大风厂已彻底沦为郑家私产。

虽原本就是市场化企业,但此番。

又让人从中渔利,沙瑞金岂能坐视?

这种情势下,沙瑞金还敢轻举妄动?

他实在难以相信,面对钟正国的假设。

祁同伟直截了当地回应。

“您或许在省里待得太久,对基层的情况不太了解。

如今的汉东,首要任务是什么?是发展,是经济腾飞。

这种事绝非儿戏,关系到沙瑞金的政治前途。

虽说到了他这个级别,背景和人脉固然重要,但以沙瑞金的现状,这些条件他都不缺。

他不可能为了整顿官场而放弃发展经济的机遇,这既不合逻辑,也违背他的利益。

尽管我对他并无好感,但据我所知,他没那么糊涂,至少不至于蠢到这种地步,您说呢?“

祁同伟的分析立足于汉东实际,尤其对沙瑞金的判断极为精准。

然而有些事并非沙瑞金个人能左右,甚至超出了汉东领导层的掌控范围。

体制设计本就忌讳一省高层铁板一块,这种情况本就不该存在。

当年的赵立春是个例外——改革需要他放手施为,某些权力不得不下放。

可最终,赵立春还是成了被默许牺牲的猎物。

这一切沙瑞金心知肚明,以他的精明,绝不会重蹈覆辙。

正因如此,汉东注定无法风平浪静,更不可能如祁同伟设想的那般和谐。

祁同伟看不透实属正常,他的视角局限在表层,虽能窥见一二,却因位置所限难辨全貌。

这并非他个人眼光短浅,而是层级决定的认知边界。

毕竟能像钟正国那样身处高位的人,能有几个?

钟正国沉吟片刻,忽然反问:“你怎么看待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汉东的平稳发展真符合多数人利益?或者说,你那位没有派系背景的老师,若对沙瑞金唯命是从当个摆设,他的位子还坐得稳吗?“

祁同伟心头猛地一紧。

他竟疏忽了这点——地方上的一团和气才是最危险的!过去他总以为老师能与沙瑞金分庭抗礼,即便不敌也能让沙瑞金难堪。

他笃定只要己方不主动生事,沙瑞金便不会挑衅,毕竟汉大帮掌控着全省证法系统及多个地市势力,沙瑞金投鼠忌器。

可他忘了,这种局面恰恰是上层最忌惮的。

如今实行党政双首掌制,防的就是地方尾大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