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春去过,高育良也参加过,属于正常外交往来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个机会——没错,就是机会,尤其来自丑国使团的邀约。
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接触确实能带来实际帮助,绝非空谈。
这些门道,祁同伟早就清楚。
只是轮到自己亲身参与时,还是感到些许压力。
不过他很快调整过来,快步迎上,伸手握住对方的手,轻轻一握,笑着说道:“坐我的车过去吧,顺路,也方便。”
这话一出,大使略微一怔。
惊讶是难免的。
毕竟在他印象里,华夏的官员面对他们这类外宾,大多会不自觉地放低姿态。
原因也不复杂——眼下不少地方的发展,还得指望丑国资本进来,人家捏住了这个命脉。
但祁同伟不一样。
他是证法口出身,不归经济线管,自然不在乎那些牵制。
他不是不懂规则,而是根本不打算迎合。
既然躲不开应酬,那就由自己掌握节奏。
这就是他的行事风格。
祁同伟的座驾是一辆老款霸道,服役已超十年。
从当年担任市局局长起就跟着他,一路开到现在,厅里警车换了几批,唯独这辆一直没动。
大使坐进车内,系好安全带时,忽然想起档案里的一条记录:十余年未换公务用车,生活简朴,不讲排场。
实际上,京州的领事机构,表面上是外交站点,实质上承担着信息搜集的任务,定期将地方动态汇总上报白宫。
可今年至今,只提交了两份报告:一次是沙瑞金到任,另一次是高育良接掌权力。
都是例行汇报,内容平常。
至于祁同伟,则是在这次行动之后才真正进入他们的视线——带队清剿缅北势力,这样的人物不得不重视。
此次突显锋芒,让领事立刻意识到,此人绝非寻常角色。
一位公安厅长,跨域万里追捕要犯,还能调动军事资源协同作战,背后更有高层配合放权,着实出人意料。
此刻坐在车上,他忍不住随口问道:“祁书籍,这车用了挺久了吧?怎么不想着换辆新的?现在汉东发展势头这么好,条件完全跟得上。”
祁同伟笑了笑,语气平淡:“发展是快,可节俭的习惯改不了。
换车花不了几个钱,但我现在是个带头的人,得做出个样子来。
你想想,底下多少基层派出所,还在用报废车跑勤务。
能省的地方就省一点。
我这车开着顺手,就是委屈您了,要是坐着不舒服,还请您多包涵。”
听罢这番话,大使心头微微一震。
这个汉东,不容小觑啊。
他原本以为这是在做姿态,毕竟在华夏官场,作秀太常见了,什么事都喜欢大张旗鼓宣扬一番。
可祁同伟不仅一辆车用了十多年,更关键的是,刚才的回答完全是脱口而出,毫无修饰。
提到基层警力装备困难时,语气自然得就像在说天气。
他是专业受训的情报人员,对微表情和心理状态极为敏感。
正因如此,他看得真切——那不是表演,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真实。
他见过高育良,也接待过沙瑞金,这两人在政见上向来不对路。
可有一样是相同的——清廉。
金钱动不了他们的心,唯有权力才真正牵动他们的意志。
如今的祁同伟,也开始显露出这种倾向。
至于他对权势究竟有多渴望,就看他接下来如何试探了。
“祁书籍,说实话我真没想到……”
领事缓缓开口,“咱们汉东现在这么艰难,毕竟眼下这个处境。
我在汉东待了十几年了,对这片地方早就有感情了。
听您说这些困难,我心里也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