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死不足惜,罪有应得!(2 / 2)

没别的办法,这就是眼下最真实的情况。

您心里也明白,这不是谁想改变就能改变得了的。”

这一次,轮到老院长叹气了。

确实,无能为力。

他们在汉东算是有分量的人物,

可一旦往上推,立刻就没了底气。

真正能决定赵立春命运的,

从来不在省内,而在京城。

单凭一个沙瑞金,就算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擅自做主。

可要是京中有靠山,情况又完全不同。

这些道理,两人心知肚明。

可正因明白,才更觉无力——这才是最让人憋闷的地方。

可又能怎样?上头的意思,就是铁板钉钉。

“这个沙瑞金,真是不讲情面。

当初要是你老师坐上那个位置,哪会落到今天这地步。”

站在一旁泡茶的陈清泉,听到这话,浑身一震,手里的茶杯差点打翻,水洒了一桌。

这位老院长,胆子也太大了。

这种话都敢说出口,他陈清泉还是头一回见这么硬气的人物。

老院长瞥了他一眼,眼神平静却带着威压,并未多言。

反倒是祁同伟从陈清泉包里抽出一份材料,递给老院长。

“您先看看这个,是境外发生的一起重大刑案。

九名外籍罪犯,全部提请死刑,已获最高检批准。

我们市中院不敢接,也没法开庭。

这种时候,只能请您出面。

您先过目一下,心里有个数。”

老院长接过文件,听罢祁同伟的话,

又瞪了陈清泉一眼,语气略带不满:

“中院好端端的,跑去检察院凑什么热闹?

我就不明白了,要不是这样,

这事你不早就办妥了,还用得着同伟亲自跑一趟?”

嘴上说着,手已经翻开材料。

虽年岁已高,

但他对这类案件仍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

他隐隐察觉到,这份文件背后藏着更深的东西。

很多时候,国家的方向,就藏在一些不起眼的细节里。

这一点,历朝历代皆然。

而眼前这份批复,正是如此。

最明显的就是态度的转变。

九个外国人判死刑,祁同伟敢报,最高检居然也敢批,这本身就不同寻常。

他不是瞎猜,而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某种变化。

毕竟这不是普通案子。

九人集体执行枪决,这在国内几十年未有,

即便放眼全球,也属罕见。

可京城竟然点头通过,这其中意味,值得细品。

“同伟啊,你这是把千斤重担压在我肩上了。

这一判下去,我这一辈子的名声,

可全都系在这一个案子上了。”

祁同伟当然清楚,这种判决落在谁头上,

谁就得背负巨大的压力。

九条人命的死刑执行,

在全球范围内都少见,更何况在一个以稳定与和谐为重的国家出现,

这本身就是一种信号。

一种姿态转变的信号。

而发出这个信号的人,

注定要承受舆论的风浪,这就是难处所在。

那九个人,死不足惜,罪有应得。

可落槌的人,处境却截然不同。

祁同伟也明白这不易,但仍笑了笑说道:

“老院长,您先前不是说别跟我见外吗?

这回我可真不客气了,东西直接就给您送来了。”

听祁同伟这么一说,老院长嘴角微微一扯。

客套话谁不会说?可真信的人,那才是傻子。

可眼下这祁同伟,也不像那种拎不清的愣头青啊。

他没好气地瞪了对方一眼,语气硬邦邦地开口:

“我这把年纪,还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