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说得滴水不漏!(1 / 2)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会场上还坐着三位军人,并非普通的军区干部,而是实打实的边防部队代表!

祁同伟扫了一眼这阵势,顿时觉得脑仁发胀。

这个陈部长,简直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为了召集这场会,祁同伟足足花了两天时间才把人请齐。

毕竟这片地方,和他原本毫无瓜葛。

虽说被任命为专案组组长,可底下这些人,哪个不是一方势力?谁又真的买他的账?更何况这里的省韦书籍、省掌,按级别本就比他高半级。

要是他是本省出身的证法书籍还好说些,偏生是从外省调来的。

换成别人,能不冷处理你个三五天就算给脸了。

祁同伟清楚这点,所以特地抽空,挨个上门拜访,这才勉强凑齐了这场会。

所谓的“作战部署”,其实也就是走个过场,让大家知道:我要开始动手了。

事情的本质就是这样——倘若他是以中央督导组的身份下来,那自然另当别论,那是带着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谁都不敢怠慢;可现在他只是来查案子的,哪怕背后有公安部撑腰,人家要是不想配合,照样可以睁只眼闭只眼。

现实就是如此,形势压人。

但祁同伟也并不真在意。

若不是担心有人背后使绊子,他早已经暗中联络佤邦,采取行动,直接收网抓人了。

可眼下这些人里头,谁能保证没有牵连?稍有不慎,背后被人捅一刀,到时候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

他深知其中利害,因此开场便直截了当:

“各位同志,感谢大家拨冗前来,参加我们公安部‘0703’专案组的工作会议。

在此,我先向诸位表达诚挚谢意。”

话音刚落,祁同伟起身,朝在座所有人微微一躬身。

这一举动,让不少人心头一震。

他们都是官场老手,平日里最讲究排场与分寸。

对祁同伟的态度,原本也是抱着观望心理,想看看这位空降下来的组长怎么摆架子。

没想到对方反倒先行礼,姿态放得这么低,反倒让他们有些坐不住了。

坐在祁同伟身边的王书籍连忙接过话头:“祁组长太客气了!这起案件,我们地方上也深感痛心,原本就打算迅速处置。

如今公安部委派您牵头专案组,我们更应全力支持。

您尽管放手去干,需要什么资源、人力,我们都无条件配合。

有任何困难,随时找我,全省上下都会为您开绿灯,务必协助破案,将凶手绳之以法!”

这位王书籍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此刻全然不见往日那种高高在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做派,反而态度谦和,姿态放得很低。

要知道,他在本地可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从无人能与他抗衡。

而今肯如此表态,说明他已经权衡再三。

这两天,他也派人四处打听祁同伟的底细,从京城一路问到部里,最终确认一点:此人纯粹是为办案而来,不涉地方政局。

这下他才彻底放下心来——最怕的就是上面派个人下来,名义查案,实则整顿班子,那可就麻烦了。

即便如此,他也没完全放松警惕。

比如祁同伟提出的具体安排,必须经他过目才能推进,只不过这话没摆在明面上说罢了。

官场上讲究体面,彼此留余地,这点默契,祁同伟也心知肚明。

他知道不会一路顺畅,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归根结底,都是陈部长的安排,错就错在那个始作俑者身上。

听到王书籍的表态,祁同伟轻轻点头致意,随即面向全场,继续说道:

“我的初步设想是这样:先按常规路径,与佤邦方面沟通协调,看他们是否愿意协助抓捕。

如果对方配合,那是最好不过,我们只需等待结果即可。”

可要是佤邦那边不伸出援手,那咱们也只能另想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