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口我就报警了。”
他语气生硬,一点情面不留。
趁着对方身份未明,
先压一头,不带脏字地施加压力,逼你露出破绽。
这时,坐在杨志旁边的年轻人按捺不住了,脱口而出:
“好大的架子啊,知道的是见书籍,不知道的还以为……”
话没说完,就被杨志一把拽住。
他也清楚,这位李达康可不是郑乾那种软角色,能随便拿捏的。
可李达康反倒来了兴致,冷笑一声:
“让他继续说,我倒要听听,还能说出什么花样来。”
那年轻人脸涨得通红,作势要起身反驳。
杨志却从李达康眼神里读出了危险信号——此人根本不怕事,甚至等着你出错。
此行目的可不是来挑冲突的。
他用力拽了同伴一把,又递了个眼神,
年轻人终于闭嘴,不再吭声。
杨志随即换上温和表情,对李达康说道:
“我们来自国家发改委,我是副主任杨志。
这次前来,只是想了解一些情况,没有别的意思。”
一听这话,李达康心头微微一震。
目光在杨志脸上停留片刻,神色略有变化,但也只是一瞬。
在他看来,不管是谁派来的,只要不妨碍他干事,一切都好说。
更何况,高育良之前已有提醒,他早有准备。
略一打量杨志,便冷冷回应:
“你们发改委架子不小啊。
既无正式函件,也没提前通报,就这么闯进我这个市韦书籍的办公室?
总得给个说法吧,不然今天这事不好收场。”
这话掷地有声,毫不退让。
原因很简单——李达康向来独断专行惯了。
你一个副主任,不过是临时差遣,算不上真正的钦差大臣。
想摆谱?也得看对象是谁。
他对沙瑞金低头,是因为沙瑞金是他的顶头上司,
有权直接干预他的仕途。
而他在京州的根基,全系于光明峰项目。
那是动不得的底线,也是汉东眼下最要紧的大事。
那是后赵立春时代的政绩标杆,
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维护着。
只要内部不出问题,李达康就不会倒。
哪怕是中央下来的考察组,也不敢轻易碰这块红线。
一旦惹出乱子,就是跟整个汉东官场为敌,
这种代价,没人愿意承担——这正是李达康的底气所在。
面对质问,杨志依旧不动声色,脸上笑意未减。
他从容地从包里抽出一份文件,递给李达康:
“这是国务院办公厅的特批文书,有值班秘书长的亲笔签字。
如果您有疑虑,我可以立刻安排电话确认。”
说着,他轻声道:“李书籍,您看这样可以了吗?”
李达康接过那份盖着国印的文件,手心微微一颤。
这枚国务院公章,他此前从未亲眼见过。
虽然名字熟悉,但真正摆在面前时,那份分量,终究不一样。
在他经手的众多文件里,都盖着这样的章。
可眼前这份批文,却格外不同。
是专门针对调查事项的正式批复,这让李达康心头一紧。
他如今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想掌握主动权罢了。
但杨志一个电话就能核实的事情,却让他哑口无言。
倘若真打了那通电话,汉东的利益必然受损。
国务院管的是全国大局,资源调配、财政转移支付,全归他们统筹。
这些事,向来由上面拍板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