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祁同伟对自己身份的把握可能还不够清晰。
一名公安厅长,为了防止国有资产因拍卖流失,竟然亲自约见商人。
虽然从程序上讲没有问题,但在政治影响上,还是需要谨慎处理。
就算他自己能把握分寸,那其他人呢?证法工作不同于一般事务。
必须严谨细致,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这才是最要紧的。
所以我认为,祁同伟晋升副省级,是具备条件的,
他也确实有能力承担这一职务。
但如果让他一步到位担任证法委书籍,我这个当老师的就不能同意了。
他还不够资格,也不够成熟。
自己家的孩子自己清楚,可能你们站在远处看。
看到的都是光鲜亮丽的一面,却看不到背后那些复杂的牵连。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岗位,交到一个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人手上。
证法委书籍这个位置,不能给他。
我的建议是,按照常规路径,给他一个副省掌的职务,协助分管证法工作,再锻炼一段时间。
让他在正府这条线上,积累更多经验,这也是对他负责,更是对人民负责。
我们的证法工作,不能交给一个莽撞冲动的年轻人,沙书籍,您觉得呢?”
此时的沙瑞金,心里已经把高育良狠狠地骂了几遍。
高育良这番话,真是高明得很。
先是夸他沙瑞金识人有方,接着又以祁同伟导师的身份。
指出他的不足,从而否定祁同伟的任命。
表面是在为组织考虑,实际上是在阻止祁同伟上位。
但两人心知肚明,真正争夺的,是公安厅长的位置。
只要这个位置还在高育良掌控之中,他就始终能对沙瑞金形成制约。
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这个职务就如同悬在沙瑞金头上的剑。
虽然从常规来看,接下来接任的。
大概率还是证法系统出身的人。
也多半是高育良的老部下。
但没人能像祁同伟那样,与他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才是高育良一定要保住祁同伟的关键。
哪怕要提拔,也要在提拔的同时保持控制权,这才是重点。
而在座的其他人,此刻对高育良的印象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以往他们眼中的高育良,是个老谋深算的官僚;
而今天,他更像是一位真正主政一方的省韦书籍。
自己的学生已经进入常委,掌握着关键的一票。
要知道,这张票在某些关键时刻,
是可以对沙瑞金的决策提出反对的。
可他却毅然决然地否决了祁同伟的任命。
有人甚至开始猜测,是不是祁同伟惹恼了高育良,
才会在如此关键的节点上被拦下,只换得一个副省掌的虚位。
真正能看透高育良心思的,寥寥无几。
62票的常委会表决中,真正支持祁同伟进入常委的,不过寥寥几人,而沙瑞金便是其中之一。
此刻,沙瑞金心中颇不是滋味。
他本以为自己能在这场较量中稳住阵脚,没想到却被高育良轻松压过一头。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高育良都占据了上风,沙瑞金难以反驳。
他虽是省韦书籍,但人事任命也不能脱离实际。
他最合理的反对意见,其实刚才已经提了出来。
但高育良只用寥寥数语,便将一切轻轻带过,仿佛这场较量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
这个结果,沙瑞金始料未及。
但他很快调整神色,面带笑意,语带调侃地说道:
“育良同志,祁同伟这次入常,可是至关重要的一跃。
这么重大的事,是不是也该听听他的想法?我记得我当初考虑这个职位的时候,他可是在我面前主动争取过的。”
此言一出,会议室气氛顿时一变,几位常委交换了眼神。
祁同伟主动请缨,这无疑意味着他有意另寻靠山,这个信息,足以引发一系列联想。
高育良听后微微一笑,语气平静:
“这事我知道。
人嘛,总归是向往更高处走的。
我也已经提醒过他,重大人事变动,不是个人意愿就能决定的。
他现在已经明白,这个位置意味着什么。
所以,他也主动放弃了这个想法。”
沙瑞金心头一震,意识到自己方才有些失态。
这种话题,本不该在常委会上提及。
他作为一省之帅,更应以大局为重,而非在细枝末节上斤斤计较。
他随即收敛神色,正色道:
“那我提议,祁同伟同志任副省掌职务,赞成的请举手。”
高育良目光扫过全场,众人纷纷举手,沙瑞金也不例外。
高育良缓缓抬起手臂,心中默念:
“全票通过。
同伟,我没有让你失望。”
与此同时,京城,中组部。
一份来自汉东的文件送达,立刻引发一阵忙碌。
工作组中,一位女干部翻阅档案后忍不住说道:
“干了四年公安厅长,才提拔为副省掌,这打压也太狠了吧。”
骆山河自汉东返回京城后,日子过得格外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