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感激与敬佩!(1 / 2)

真是神了,尤其是那个叫潘江海的。

原本还死不松口的高鸣远,

没几分钟就全交代了。

听他这么说,祁同伟脸上也浮现出一抹自豪。

这些下属表现出色,他也与有荣焉。

潘江海这个人他了解,是个老资格的审讯高手,

外号“大喷子”,审讯水平一流,

在全省都排得上号,很多案子都会专门请他出马。

没想到这次也被督导组调了过来。

目前情况已经很明显,王政这只“大老虎”已经露头,

剩下的那些小角色,顺带一锅端了就行。

但王政的处理却是个难题。

这种级别的官员,地方上是没有权力直接抓捕的,必须上报中央,

批准后才能采取行动。

这也是为了避免地方内部争斗,影响整体政治格局。

不过这一条,对督导组来说并不适用。

再说,王政和祁同伟也没什么私交,他自然不会顾虑太多。

祁同伟看了看骆山河,问道:

“骆部长,你们打算怎么处置王政?”

听他这么一问,骆山河有些意外地望了他一眼,

明显听出了祁同伟话语中的深意。

这有些反常。

按理说,对于本省的高层官员,本地官员通常都会下意识地维护。

但祁同伟却没有任何袒护之意,反而像是另有打算,

这让他一时之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我的想法是先控制住他,

再查他背后有没有其他人。

有的话,再一并处理。”

骆山河的回答简洁明了,属于常规操作流程。

通常的做法就是先控制本人,再追查背后关系网。

但在这种级别的官员身上,往往牵涉的是背后势力的较量。

这个时候,怎么处理,是舍弃还是借机布局。

已经不是他一个执行层面的人能决定的。

他不过是想借这个机会,在各方大佬之间争取一份机会罢了。

祁同伟听了,点了点头,

然后靠近一步,低声说道:

“后续的处理,留到回京之后再说。

不要在汉东动手。

这是我们的态度,

希望您能理解,骆部长。”

骆山河听完这话,心中一震。

都说汉东这边的人精明,现在一看果然如此。

几乎已经预判了局势的发展,也做出了安排。

在汉东牵出一个高官,和在北京牵出一个高官,完全是两回事。

这一点他当然明白,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现在祁同伟主动提出这个要求,他也不能拒绝。

毕竟督导组目前取得的所有成果,背后都是祁同伟推动的。

他们不过是来摘果子的。

一开始他还以为祁同伟不愿参与这个收尾。

直到他看到祁同伟交给他的孙兴案卷。

他才意识到,如果晚来一周。

这次绿藤之行恐怕什么都捞不到,更别说现在这一系列战果。

祁同伟也很有分寸,

在把现金上交省厅之后,

古玩字画就平分了。

一半被汉东方面扣留,另一半则交由督导组处理。

这些东西,原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价格。

说它价值连城也行,说它毫无用处也罢。

官场之中,话怎么说都由人定。

但这些东西一旦送到了京城,便成了难以偿还的人情债。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也格外看重祁同伟。

此时的两人,某种程度上来说。

已经成了可以共进退的盟友,这一点毋庸置疑。

这件事,祁同伟处理得非常得当。

无论是对汉东,还是对督导组。

都拿捏住了分寸,进退得当,所以对于祁同伟提出的要求,骆山河没法拒绝,也不该拒绝。

不过,他还是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你觉得,王政背后还有靠山?”

祁同伟听后,瞥了他一眼,语气略带不屑:

“骆部长,他在不在意有没有人罩着?无论有没有,背后都少不了高层的较量。

我们汉东不想掺和进去,交出一个王政已经足够交代了。

再被牵扯进来,那就太被动了。”

祁同伟这话说得很明白。

哪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反腐,说到底,不过是各方势力的较量罢了。

而王政之所以会被抓,只是因为他太不小心,露了马脚。

否则,根本轮不到他出事。

现在汉东这些高层,真要深挖的话,能有几个是真正干净的?

就拿李达康来说吧。

他儿子出国读书,家里那套豪宅。

光靠他和他夫人的工资,真的能负担得起吗?

欧阳靖在大风厂事件中的角色,他真的一无所知?

不过是糊弄外人罢了,大家心里都清楚。

只要沙瑞金不追究,那就什么事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