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不止一条路(2 / 2)

就在这时,她感到一阵熟悉的热度袭来,低头一看,果然又对上祁同伟那带着笑意的眼神,她轻轻扶着他,两人缓缓地靠在了一起。

……

“开好这次常委会,我做了些准备,十六天跑了八个市,做了些走访调研。

调研刚结束那晚,又碰上了京州的‘九一六’事件。

一个经济大省,头一回在全世界面前上演了那样的一幕,让我感到深深的忧虑。”

沙瑞金开口说的第一件事,就是大风厂事件。

李达康立刻察觉到,这件事背后意味深长。

他刚想站起来做自我检讨,沙瑞金却抬手示意他坐下,继续说道:

“这个‘一一六’事件并不简单,不只是普通的矛盾冲突,背后是腐败引发的严重暴力事件。

根本原因,是我们一些干部的腐败行为,激化了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

会场上顿时响起一阵低声议论,沙瑞金的话毫不留情。

“我这么说是有依据的。

反贪总局在京城一位处长家里搜出了两亿多现金,我们这边逃走的同案嫌疑人丁义珍又贪了多少?

那些和他狼狈为奸的人又捞了多少?

没有贪腐,哪来的枉法?

大风厂员工的股权去哪儿了?

为了这点股权,一把火烧死了三人,三十八人受伤,还有六个重伤员仍在生死边缘挣扎!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必须彻查清楚,要给大风厂的员工一个说法,也要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无论涉及谁,无论牵扯到哪一级干部!”

说着,沙瑞金手中的铅笔猛地拍在桌子上,“啪”的一声,震得全场一静。

此时的李达康,内心翻江倒海。

当初提拔丁义珍,是他力排众议决定的,现在出了事,他是难辞其咎。

他脑中飞快地思索着应对之策。

而沙瑞金,仍在继续发言。

“还有我们的干部,有些地方、有些单位的工作人员,素质已经明显落后于普通百姓了。

为了谋求升迁和私利,把那些封建官场的陋习学了个十足,弄得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乌烟瘴气、风气败坏!

举个例子来说吧,我刚来这个省工作的时候,陈岩石可是出了名的爱花爱鸟,于是不少人就往他家送花鸟,光是鸟就送了十几只!

如果陈岩石喜欢养宠物,恐怕连大熊猫、东北虎都得送上门去!这是什么作风啊!”

高育良听到这些话,心头顿时稳了下来。

他原本最担心的就是祁同伟在这个时候出问题,没想到反而成了一个另类的存在。

这让他在会议上的态度,变得从容许多。

“有的干部,职务并不低,还打算再进一步。

他主管科技工作多年,做过六年的科技局长,五年的组织部长,可连咱们省里的农业专家、中科院的院士都不认识!

别人跟他握手,他还仰着头问人家是哪个单位的?

但凡有点姿色的女干部,他倒是一个个熟得很,连偏远乡镇的女干部,都能叫出人家的小名。

哎,这成什么样子,同志们?”

听到这里,李达康也坐不住了。

他随即跟着说道:

“是啊,现在我们干部队伍的素质,真是参差不齐。

脑子里想的全是升迁和私利,根本没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早就忘了,什么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作为第一个发言的干部,李达康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也难怪,在这个时候,这些话虽说指出了问题,却也难免被当作靶子来打。

沙瑞金朝李达康轻轻摆了摆手,接着说道:

“当然,我们也不乏有担当、有底线的同志。

比如我们省的公安厅厅长,他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职责,即便如此,他还是在大风厂事件之后,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

不过,他没有立即采取正式行动,反而先去找了陈岩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述新时代的法治理念。

原本我还打算请陈老来给我讲一堂课,结果被这小伙子一顿批评,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来了。”

此时,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高育良身上。

高育良是谁?祁同伟的老师。

当初祁同伟能当上公安厅厅长,全靠高育良力荐。

才有今天这么一位年轻有为的厅长。

如今,沙书籍唯一一个点名表扬的,就是祁同伟。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沙瑞金。

高育良心里明白得很,沙瑞金这一番话,其实就是在为后面的动作做铺垫。

目的就是要暂缓这批人事安排,进而掌控汉东的局面。

对他而言,倒也无妨。

但他作为曾经汉东最有希望的接班人,出现这样的局面,说实话,有点尴尬。

就像他和祁同伟讲过的,这是赵立春留下的隐患。

如果是在以前,他一定会反对。

毕竟,这是祁同伟和他辛苦争取来的机会。

但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祁同伟的机遇已经不止这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