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站在一旁,听着父亲跟梁叔的对话。她敏锐的察觉到这是一次发展的机会,就像当初父亲带着村民建大棚,种植蔬菜一样。
“梁叔,我觉得应该鼓励乡亲们发展菌菇种植,现在国家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咱们种地也要跟上时代,不能墨守成规!”
“哎呀……到底是大学生啊,这见识可比我们这些老农民高得多啊!”
梁援朝一拍大腿:“干……当初咱们连大棚都没有,不也一步一步干出成绩,乡亲们都赚到了钱!”
“不是还有县里的支持吗?这是给你们在托底啊!”曹景辉补充说。
“对啊……县里说要派遣专家指导,最初两年还发放种植补贴!”
梁援朝激动的说:“我还把这茬给忘了……县里的政策也很好嘛!”
林有福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有它的风口,农业也不例外。
前两年的蔬菜大棚,叫村民们赚了不少钱。可从今年开始,各地开始跟风,都搞起了大棚,种出来的菜多了,价格也就降了下来。
要是不做出改变,再过两年,种的菜有可能烂到地里。
梁援朝走后,林楠思量着种菌菇的事情。她在双泉村的时候,就对种植很感兴趣。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她打算为乡亲们做点贡献。
“走……我们去趟图书馆!”
林楠拉扯了一把曹志远。
“去图书馆干什么?”
“笨蛋……当然是查资料啊!”
曹志远跟着林楠出了门。
“楠楠,你是要查种菌菇的资料吗?”
“对啊……种植菌菇就要理论结合实践,咱可不能叫乡亲们闷头瞎干啊!”林楠边走边讲。
曹志远一把拉住了林楠,悠悠说道:“楠楠,你想过没有,咱们这小地方,以前压根就没种过菌菇,图书馆哪有这种资料啊?”
“哦……对呀,你看我这脑子!”
林楠一拍脑门:“那怎么办啊,我们连资料都没有……”
她心里有点着急,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双泉村人,一心想为乡亲们做点事情。
“叫我想想啊!”曹志远来回踱步。
“有呢,我有个舍友,他家是江城的,我给他打电话,叫他去图书馆借几本种植菌菇的书,给咱们寄过来不就得了,反正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
江城大学的图书馆,号称藏书量超百万,比省图书馆的藏书量还要丰富。找几本农业种植的书应该不难。
林楠眼前一亮,激动的说:“这样也好!”
两人又回到家里,曹志远拨通了舍友家的电话。
“喂……你找谁?”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妇女温和的声音。
“阿姨,我是何浩的舍友,他在不在家?”
“在在在,你稍等一下,我去喊他!”
何浩的母亲放下电话,去了儿子的房间。
“浩浩,你舍友的电话,赶紧来接一下!”
何浩正玩着游戏,不想被人打断。
“哪个舍友啊?”
“好像姓江!”
“啊……是我们宿舍的江老大!”何浩扔下游戏机,立马跑到了电话旁,接起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