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兄弟二人就起来出门了。
今日他们的目标是将最后五百匹丝绸贩卖掉。
装着丝绸的马车停在客栈旁边,有护卫日夜看守。
赵安往西,赵有才往东,二人带着几车丝绸开始寻合作的商人。
没错,他们没有选择卖给私人,而是找寻当地的商人进行合作,再由商人贩卖给当地人。
虽然能少赚些钱,但这番操作可以省去一大半甚至更多的时间。
赵安入了西市的第一家商铺。
这处商铺主要贩卖各色衣袍,西北之地已落过初雪,是以铺子里都是各种带着毛裘的袍子。
赵安找到掌柜,跟他谈了丝绸之事,谁知掌柜面色一变,以为赵安是来抢生意的,二话不说便将他“请”出了铺子。
赵安并不气馁。
出门经商,这样的场景再常见不过了。
他继续往前,一家一家试过去,整个西街,竟无一家店铺愿意收下这些丝绸。
他又前往了北市。
此处市场主要贩卖牛羊肉,其中还夹杂着几家铺子和酒楼。
他没有贸然前去商铺,而是在酒楼大堂要了壶茶,喝茶的同时听旁边人的谈话。
“看这天气,过不了几日,又得降一场大雪。”
“可不是呢,”邻座的另外一人道:“只希望大雪别把我新建的羊圈压塌了。”
“杨兄不去家里盯着羊圈,”另外一人调笑道:“怎么有空来酒楼喝茶?”
“嘿,你有所不知。”杨姓之人满脸愁容道:“今日家中为我寻得一亲,但姑娘家中非得要一件质量上好且能保暖的袄子做彩礼。”
“这有什么难的?”
另外一人不解道:“家中养着羊,做一件羊毛袄子不就得了?”
“质量上好,且色彩出众。”杨姓之人唉声叹气道:“这眼看着就要冬天了,整个西北之地无一有色彩之处......”
赵安吃完饭了,拿出丝绸做的帕子擦了擦嘴,又拿起桌上的水将帕子洗了晾在桌边。
那一片鲜艳又顺滑的丝绸帕子便展现在几人眼前。
“......”
一人捣了下旁边呆若木鸡的同伴:“得来全白费功夫啊!”
眼看着赵安的一壶茶喝完准备起身离开了,隔壁桌的二人连忙将他拦住。
“这位仁兄,你这帕子,是何处买的,能否告知一二?”
赵安听这二人说了半晌,现又从他们的遣词造句中得知,这二人应是读过书之人。
既然如此,那不妨探探。
赵安将已经干了的丝绸帕子拿在手上摊开:“你们是问这方丝绸帕子?”
二人连连点头。
赵安起身道:“跟我来。”
酒楼里爱看热闹的人也都跟了出来。
却见外面停着几辆看起来昂贵非常的马车,马车旁边还站着带刀的护卫。
有胆小怕事者又退回了酒楼。
但却吸引了更多人出来查看此人的来头。
侍卫见赵安出来,对着赵安行了一礼后,便将手又按在了刀上。
是一副时刻警惕的模样。
那二人原本跟在赵安身后,这会也停住了脚步。
读书人虽死读书,但对危险的感知还是比普通百姓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