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夏倒没再阻拦,但是也只让她帮忙洗菜,洗菜都是拿热水洗。
其他的事一概不让她做。
王柔柔洗完菜后就去院子里坐着了,二人隔着厨房的窗子聊天。
-
这头赵伯母拿了筐子回来后,其他几个人也已经装的差不多了。
赵有光道:“娘,您和爹摘会,我们仨往屋里挑。”
“去吧去吧。”
赵伯母刚刚并不是想把梨带回去,而是趁机回去看了一下儿媳妇,再把几个小皮猴带过来,这才是她的主要目的。
赵安和赵有光挑着几筐梨往屋里走去。
这会爹娘不在,赵有光问道:“刚刚说的事,你是认真的?”
“嗯。”赵安说道:“你和堂弟要去县里赚钱,不如我们仨一起做个小生意,既能保证不被别人坑,也能赚些银子。”
“这样自然是最好的。”赵有光担忧道:“但我们不知道做什么生意,而且县里商铺的租金也不便宜。”
“我有一个同窗,他外祖家在江南一带,是当地有名的富商,主要做的就是贩卖丝绸、茶叶。”
赵安说道:“他们准备往西北发展,但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西北?”
赵安点了点头道:“我们离西北有些距离,但长安,已是西北之地。”
“你的意思是?”
“小煜和时玉,以后的发展,定不能在这方小小的县城。”赵安道:“我想提前为他们铺好一条路。”
但这条路,仅凭他一人,难以做到。
“我知道了,”赵有光道:“但是到时候我怕是离不开县里。”
“这个我们晚点再商量。”
赵安说道:“我也是昨晚才想起来,还得问一下媳妇的意见。”
赵有光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行!”
到了中午,院子里已经堆了一大堆摘好的梨了。
吃完饭后,几人将这些梨全部装上马车,由赵有才驾马车去镇上卖。
剩下没装完的,徐夏夏准备继续熬些秋梨膏。
去年的秋梨膏,熬的时候她往里面加了些中药材,在长安卖的时候受到了很多人的好评。
甚至一度供不应求。
今年梨这么多,她准备多熬点。
毕竟秋梨膏比卖梨更赚钱一些。
赵安和赵有光继续摘梨,往院子里挑梨。
赵伯父和赵伯母则是负责洗梨、削皮、切梨,徐夏夏负责熬秋梨膏。
王柔柔负责带着几个孩子。
很快,半日的时间就过去了。
赵有才也在晚上的时候回来了。
“一马车梨,全部卖空了!”他将马在后院拴好,将今日赚的钱递给赵安:“总共三两五十文。”
赵安接过来,然后递给徐夏夏:“媳妇,收着。”
徐夏夏哭笑不得,她直接把其中的二两银子递给赵伯父:“今天你们辛苦了,这些就当是工钱。”
“哪能有这么多!”
赵伯父说什么也不收:“我们帮工一天,最多也就赚个六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