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可惜啊可惜(2 / 2)

虽然院子离的远,但总归放不开。

当然,这些就没必要说出来了。

赵有光却是问道:“县里的宅子多少钱?”

赵安道:“二进的宅院最低也要45两白银。”

“四十五两啊!”

赵伯母一家都沉默了下来。

他们攒了这么多年钱,也就只有五十两银子不到。

而且买了房子后还要装修,各种花销,没个一百两怕是下不来。

“我们先租一个住着,”赵有光开口道:“买的话目前没必要,等赚到钱再说。”

万一他们在县里没有赚到钱,那这房子买了也住不起。

“爹娘,您二人也不要太担心。”赵有才说道:“我和大哥两个人出去做工,多少能赚点钱的,您二老就在家等着享福吧!”

赵伯父瞪他一眼:“臭小子,话说这么满,到时候别哭着回来!”

“伯父伯母,”徐夏夏也道:“我们两家的地确实有点多,我们走了后光靠你们两个人肯定种不过来,今年请村里人帮忙收一下果子,明年您二人就少种点田,其他的地我让里正问问谁家想种就让他们种去。”

“好好的地哪有给别人种的道理?”赵伯母不同意:“我们俩身体还健健康康的,山也爬的动,地怎么就种不动了?”

“您二老当然种的动。”徐夏夏道:“但是我们都在外面,您和伯父二人在家累死累活的像什么样子,到时候万一累出个好歹我们都不知道。”

赵伯父还想说什么,但几个孩子的意思都是一致的。

最后他也不反驳了,而是对着老伴说道:“就按他们几个的意思来吧,不把家里安顿好了,他们怎么能放心去外面?”

赵伯母也不多说了,但她还是叮嘱道:“一年四季的粮食和菜,我们俩还种的动,你们有空就隔一段时间回来家里拿点新鲜的菜过去。”

这个不用二老说,他们肯定会回来的。

一来,他们年轻力壮的都出门了,把二老放在家里实在不放心。

二来,他们也没有能力将二老带在身边,毕竟能不能赚到钱都还不一定。

但眼下所说,无疑是最好的法子。

一顿饭的功夫,他们就将今后的生活和规划谈好了。

赵伯父则是感慨道:“县令大人让全县学子读书,这项政策实在太好了!”

他们以前哪敢这样想,哪怕是一户人家里只去一个读书的,也是万万不敢想的。

现在,只要是六岁以上的,想去读书的都能去读书,而且十五岁以下的,束修都不用交。

赵伯父也一把年纪了,要不然他还真想去学识字。

可惜啊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