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饿,”赵小河挣扎着下来:“小婶婶,我和锅锅玩......”
徐夏夏好笑的将孩子放在地上,果然,他一溜烟就朝着赵煜云和赵小江的方向去了。
三个孩子挤在一块叽叽喳喳说个没完,不一会又手拉着手往院子去了。
赵伯父一家看见马车回来的时候就收工了。
这会赵伯父和赵伯母两个人抬着一筐子梨,赵有才自己挑着两筐,几人朝着这边来了。
赵安将马拴好后,连忙过去接过一大筐梨:“伯父伯母,我来。”
“就这点路,我们俩抬过去就行了。”
赵伯父刚说出口,筐已经被赵安从他二人手中接了过去。
徐夏夏也跟二老打了声招呼。
赵伯母笑着回道:“你们怎么今日回来了?”
“安哥考完了院试,三个月后才放榜,”徐夏夏也笑着回道:“在县里没事干,我们就回来了。”
赵伯父则很是激动的问道:“有没有把握考上?”
若是赵安考中了秀才,那他们老赵家,可就出息了!
到时候他下去见到爹娘和弟弟一家,也能跟他们道声喜了!
“你这话问的!”赵伯母拿胳膊肘顶了一下自己丈夫:“小安去年才开始学识字,哪有那么容易考上!”
随后她又笑着安慰徐夏夏:“小安是个有决心也有本事的人,能考过前两场考试,就已经很厉害了,这最后一场能不能过,都不重要。”
“伯母说的是,”徐夏夏也应道:“不管安哥能不能考过,他都已经尽力了。”
赵伯父则还是满心憧憬不已。
他真希望自己这个侄子能一举考上秀才,到时候不止他,还有整个赵家村的人,脸上也都有光了!
因为在此之前,村里还从未出过一个秀才。
生活贫苦是一方面,大多数人都不是学习的料更是另一方面的原因了。
自从赵安媳妇嫁过来后,村民们多多少少都有了些存款,不仅没在乱世饿死,还都有钱给儿子娶媳妇。
连孩子读书的束修也能交得起了。
赵安媳妇是整个赵家村的大恩人呐!
等几人到了院子里,赵安已经把梨放到了前院,还把今日从 县里带回来的东西从马车上卸了下来。
满满五大包。
徐夏夏帮着把东西拎到前院,赵伯父和赵伯母也一人拎了一包。
谁曾想二人刚把东西放下,徐夏夏就把她刚刚拎的也放到了赵伯父的手边。
“伯父伯母,这三包是给你们带的。等下你们回去拿上。”
“这怎么行!”赵伯母连连摆手:“你们过年从长安带回来的糖果和糕点都还没吃完,这次从县里回来又给我们带东西做什么?”
“你们留下用就是了。”赵伯父也开口道:“我们什么都不缺。”
“伯父伯母,这一包是给你们俩的。”徐夏夏拆开其中一个深色的包袱:“也没什么东西,就是在街上买了几身衣服。”
“我们俩下地干活穿旧衣服就是了,”赵伯母道:“哪还用穿什么新衣服,这不是浪费吗!”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赵伯母很明显乐开了花,脸上的笑是怎么止都止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