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夏听的也是热血沸腾。
她从被徐张氏带到赵家村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村子的人,和其他村子里的人不一样。
在这个大家都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赵家村的人,会为了赵平的事,集体放下田里的事,去徐家村讨回一个公道。
赵安握了一把徐夏夏的手,随后看向赵里正的方向。
“里正,我愿意第一天在村口巡逻。”
有了赵安的开口,其他人都开始踊跃报名。
最后定下来巡逻的人,都是十八岁到三十五岁的人。
赵家村老幼共一百人,剩下的人有瘦弱的,残疾的,再加上女人又占了一百人左右,剩下年轻力壮的一百五十人。
赵里正看了一下报名的人,有的家庭年轻力壮的人多,有的几乎没有。
像拉牛车的老赵头,家里就只有他一人,而且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是没办法去巡逻的。
还有的家庭,像赵狗蛋家,只有他一个年轻力壮的人,他的爷爷奶奶都还健在,但身体不好,平日里的农活也干不了多少,他的爹腿是残疾的,娘是个痴傻的,家里还有两个姐姐,但都已经嫁了出去。
赵里正又开口问道:“像狗蛋这样的家,就不安排人巡逻了,大家觉得怎么样?”
“里正,战乱要来了,我们也想抓紧时间去山里打猎换点银子,好买粮啊!”
众人的意见又不一致起来。
归根结底,大家说的都没错。
赵里正是为了全村人的安全着想,但家家户户都想先囤粮。
“里正,”赵安在徐夏夏的示意下开口道:“罗叔说的不错,若是有人家一直不用巡逻,其他家巡逻久了也会有怨言,时间长了,村里人也会生出二心。”
“那依你看该怎么做?”赵里正问道。
“我们每家每户上交一定的银钱或者粮食,用来给巡逻的人发奖励。”
赵安开口道:“这样想去的人家可以多去,不想去的可以少去,但是每个人都必须去一次。”
赵里正点点头:“你小子还能有这想法,不错不错!”
赵安爽朗笑道:“都是我媳妇说的,我一个糙汉哪里懂这么多。”
“哈哈,你小子也是个有福气的!”
赵里正笑道:“也不枉我们为你们二人操劳这么久。”
赵里正的话徐夏夏也听明白了,她笑着开口道:“往常我还是徐家村的人,现在既是赵家村的人,自然也要为我们村里的人考虑。”
“我和赵安商量了,第一笔巡逻的奖励,我们家出一两银子。”
徐夏夏说道:“这一两银子,是为全村做个榜样。”
“我们赵家村的人,在战乱的时候,务必要团结一心,才能度过此次劫难。”
“说的好!”
赵里正带头鼓掌道:“赵安媳妇是个有本事的,往后我们赵家村,还得多仰仗她。”
其他人纷纷道:“赵安媳妇,你有地方买粮吗,可以帮我们带些吗?”
连巡逻的事都放过了,村里的人围绕着徐夏夏问起了粮食的事。
毕竟大家都知道徐夏夏和县令儿子交好的事。
“大家听我说,有需要买粮的,明日将钱交给里正。”
徐夏夏提高声音道:“到时候我家赵安和里正一起跑一趟镇上,大家要买粮尽快一次性买齐,往后消息传开就不好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