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狙击训练(2 / 2)

“我的方法不适合你们,”秦天仰头灌了一大口军用水壶里的热水,抹了抹嘴,“你们该学青山那套。”训练场上,两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精密计算对直觉反应,步步为营对随心所欲。

移动靶训练将这种差异放大到了极致。秦天几乎在目标出现的刹那就完成了瞄准击发,三发子弹无一例外命中移动靶的头部区域。

而陈青山则沉稳地等待了两秒,才扣动扳机,子弹同样精准地洞穿了目标的“心脏”位置。

“这两个人,简直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吴兴在观测台上喃喃自语。杨旭闻言轻笑一声:“秦天那种,是老天爷赏饭吃的绝对枪感,论天赋不比那些传说中的家伙差。至于青山那种计算精度……老实说,更让人觉得可怕。”

傍晚的训练总结会,杨旭站在投影幕布前,每个人的弹着点分布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今天的训练,大家表现都很突出。”杨旭的目光扫过端坐的八名队员,“秦天,三发移动靶全部命中头部区域。陈青山,虽然射速最慢,但每一发子弹都完美验证了他的弹道计算。狙击,是一门要求绝对精确的科学,也同样是门考验心性的艺术。”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陈青山和秦天身上,话锋一转:“如果你们两个在战场相遇,你们认为,谁会是最终的胜利者?大家都一起想想这个问题。”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队员们这才意识到,他们习惯了将训练仅仅视为训练,而忘了部队永远处于战备或备战状态,每一次扣动扳机都可能是实战的预演。

看时间差不多了,杨旭问道:“有答案了吗?”

李晓明举起了手:“杨队,我有个问题。”

“说。”

“实战中,敌人会留给我们慢慢计算的时间吗?”

这个问题问出了不少人心中的疑虑。杨旭正色道:“在真正的专业狙击任务里,提前计算好所有环境参数,是基本素养和制胜前提。战场瞬息万变,但准备越充分,反应才越从容。”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杨旭满意地点点头:“很好,看来你们开始具备在战争语境下思考的觉悟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没错,但战场上,指挥员不可能面面俱到。当你们作为最小作战单元,甚至单兵行动时,战场态势瞬息万变,那一刻的判断、决策和行动,就是你们作为战士最核心的价值。班长负责班,组长负责组,个人,就要对自己和任务负责到底!”

他顿了顿,将话题拉回:“回到最初的问题。战场上两个顶尖狙击手狭路相逢,外在因素固然重要,但我个人认为,最终决定胜负的,往往是内在的心理因素。这也正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探讨的内容。”话音刚落,屏幕切换,ppt标题赫然在目——《狙击手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

京城。一辆黑色红旗L7轿车无声地停在一座肃穆的四合院旁。哨兵利落地打开车门,一位身着笔挺军装、肩扛大将军衔的老人跨步而出。

他约六十岁年纪,头发乌黑,面庞如斧凿刀刻般硬朗,皱纹自眼角延伸至鬓角,一双眼睛如淬火寒钢,锐利有神。身形挺拔,不见丝毫老态。

他刚踏入书房,桌上那台红色电话的铃声骤然响起。老人几乎是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在第一声铃响未尽时就抄起听筒:“喂。马上到。”

厚重的红木门被两名卫兵无声推开。会议室内,淡淡的檀香气息驱散了老人的一丝疲惫。水晶吊灯的清冷光芒洒在暗红色的长桌上,墙壁悬挂的巨幅军事地图在射灯照耀下一览无余,边境线上那道醒目的红色标记,如同尚未愈合的新伤。

“哈哈哈,老何,是不是刚进家门就给撵回来了?”一声爽朗的笑声传来。老人抬眼望去,会议室的人几乎到齐,只剩顶端主位和他左手边的首座空着。

笑声来自右边首座,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光头老者,面容严肃,此刻却带着一丝促狭的笑意。

“哼,老杨,是不是又是你捣的鬼?专挑我刚到家就拉人开会。”老人说话间已走到左边首位坐下。

光头老者老杨笑道:“这回你可冤死我了,我也是刚到家就被揪回来的,还琢磨是不是你的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