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休息一夜,并未发生意外,天一亮,草草的吃了些干粮,队伍继续朝酸枣出发。
直到中午,队伍顺利进到酸枣城内,楼校尉让士兵们在酒家吃点饭食,不过特意交代了不能饮酒。楼校尉本人则是去了县衙,一番忽悠,队伍多一百五十骑兵。
没办法,其余人没有马,想骑马也不行,楼校尉也不泄气,总比没有强,多点人总会多些胜算。
弟兄们还不错,帮楼校尉打包了饭食,楼校尉匆匆吃完,便带着汉军出了酸枣北门,继续朝延津出发。
楼校尉招来部下询问中午吃饭是否给钱,部下答道:“给了。”楼校尉这才放下心来,此次出行本来就是戴罪立功,若是再出其他乱子,可不好收拾。
一个时辰后,刘校尉带着汉军来到延津渡口,延津渡口一片祥和,黄巾军必定是准备从白马津渡河了,楼校尉不敢耽搁,连忙联系船家。河水(黄河)滚滚,船家倒是行家,一行人有惊无险的渡过了河水。
既然黄巾军不在此处过河,那汉军就得赶往白马津,赶在黄巾军渡过之前埋伏好。
一行人直接加速行军,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黎阳县城,经过一番交涉,队伍顺利进入县城,人有些多,只能在兵营里挤一挤。
楼校尉抓紧时间赶去县衙,又是一番忽悠,县里的县兵也才400人,其中骑兵100人,要攻击5000骑兵还是有些困难。
县令邀来璩氏家族和贡氏家族的族长商讨此事,若是两家能参与其中,此事定然能成。
璩氏的望族多出自黎阳。相传其先祖为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东汉时,为避祸改为璩。
贡氏家族以“黎阳世家”自称,其始祖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得意门生端木赐(字自贡)。为躲避秦始皇“焚书坑儒”,子贡的九世孙端木武改姓贡。
经过一番商讨,两家大族愿意各出2000精壮,以壮声势,两家会骑术的精壮共1500人,骑兵的总数一下就超过了2200人,加上2800步卒。
为了增大胜率,县令又招来各个小家族,几番说服,又多了500骑兵,1200步兵。骑兵数量达到了2700人,步兵总数达到4000人。虽然没做训练,但是都是练家子,想来战力不会太差。
众人约好天一亮就赶往白马津渡口埋伏,打他一个半渡而击。届时功劳就按斩杀人头来算,并且功劳由县令亲自来报,县令在黎阳县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各家族都信得过。事情敲定,各家便回去各自准备。
楼校尉心情特别好,路过酒家还去买一只烧鸭,准备庆祝。楼校尉吃饱喝足,美美的睡上一觉,明日再斩杀敌酋,不但解决了被冲关的后患,还有机会升官,想想都是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