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谯县许褚(1 / 2)

颖水边上,上万士卒拿着茅草、烂衣服在擦洗这铠甲武器,洗干净的直接放上马车,准备运回去专门找地方晾晒。这一次缴获了四五万人在铠甲武器,汉廷送的这波大礼算是接下了。等工匠把武器铠甲修复好,再给士兵们穿戴上,届时颍川黄巾的铁甲士兵将达到八万众,实力直接会飞速提升。

这一战,颍川黄巾直接在豫州站稳脚跟,以后再想来进攻颍川黄巾的人,都得先掂量一下各自的实力。当然此次战死的黄巾军也很多,阳城的十万新军只剩下一万,一万多老兵也只剩下三千余人。

王林的白虎营死伤也不少,刀骑营还剩下八百人,枪骑营情况好一些,还剩两千,值得庆幸的是王林小队一人未损。王祖带来的骑兵只剩下五百人,没办法,他们组建时间比白虎营还短,战力太低,死伤严重也很正常。广成关的3万铁甲步兵跑得最慢,最后才参战,几乎没有损失。

这次缴获最多的便是铠甲和武器,约莫五万套铁甲,刀枪约六万件,弓一万张,未使用的箭2万五千支,使用过的更是无数。马一万两千匹,其中战马九千六百,其余的是驮马,其他就是供5万人使用的营帐,粮食4万余石。

这次阳城战死的人太多了,为了防止疫病的发生,选择对尸体进行火葬,汉军的尸体是随便搭个柴堆,尸体堆上去,直接烧掉了事。黄巾军的尸体烧完后,统一埋葬,还专门弄个祠堂,所有牺牲的士兵的姓名都刻在石碑上,后面有家庭住址等信息,有功绩的,功绩也一并刻上,方便他们的家人前来悼念。

阳城的兵虽然死得差不多了,但是各县的新兵招募还在继续,相信很快便能补齐队伍。现在黄巾军有了更多的铁甲,若是再次发生战事,必定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此次抓获俘虏一万五千四百人,其中汉军三千五百人,其余都是征召来的民夫。物尽其用,波俊准备把他们拿去修土城,挖护城河。这一次阳城大胜,土城和护城河的作用功不可没。

正所谓各为其主,这些人也是被裹挟的,波俊也没有虐待他们,只要他们不作妖,认真做事的,都是一天两顿饱饭。在这乱世,波俊的这番操作算得上是非常仁义之举了。

那些俘虏见待遇如此好,个个都干劲十足,做事都非常麻利。有探马发现阳城周边还有很多土地还空置着,并没有种下粮食,现在都开始长草了,连忙向力士禀报,力士一听,这怎么行?

力士连忙把俘虏派去种地,现在种地略微有些晚,想来对产量的影响不会太大,最多就是晚收几天罢了。

老铁匠那边已经送去消息了,新缴获的五万副铠甲多多少少都有损伤,需要修复。王林准备把老铁匠那拨人调过来,东西太多,运过去也麻烦,不如在阳城直接建一个工坊,这里有山也有水,好碳也不缺,铠甲兵器就在这里修复。

阳城以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抵抗汉军的前沿阵地,兵器铠甲的修复工坊一定是少不了的,趁现在有时间先建一个,避免以后手忙脚乱。

俘虏那么多,人手基本不花钱,钱粮也花不了多少。

波俊也把这次的战果写成了战报,统一发了出去。现在传信,优先走水路,顺河而下,又快又安全。比如从阳城送消息去襄城,直接在阳城乘船,沿颖水而下,先到阳翟,再到颍阳,在颍阳上岸,换马走陆路直奔襄城。

当然,这是沿河而下的时候,消息传回来的时候,还是骑马会更快一些。

波才等人一路拖拖拉拉的行军,拿下武平县,然后沿?水而下,又拿下苦县。根据《水经注》记载:“阴沟始乱蒗荡,终别于沙,而?水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