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二日,一座汉军大营出现在土城西面,汉军的效率很高,一晚就建成了。汉军大营很大,站在土城之上一眼都望不到边。当太阳出现在地平线上之时,民夫开始挖土填护城河了,汉军弓兵营受命在一旁掩护。
战斗一触即发,汉军弓手的目标是城上的黄巾弓手,民夫的目标是活着把土扔进护城河,黄巾弓手的目的是射杀护城河对面的所有敌人。
当然这三方中,最受伤的始终是民夫,毫无防护,却不得不去拼命往护城河运土。折腾了一上午,民夫伤亡2000余人,汉军弓兵伤亡200余人,城上黄巾弓手伤亡150余人。
皇甫嵩听着部下汇报伤亡情况,眼皮都没眨一下,慈不掌兵,伤亡只是一个数字,民夫死了,士兵死了,发点钱财就了结了,大战的胜负才是关键。大战的胜负关系着大汉朝的国运,每拖一天,就会消耗一天大汉的国运,拖得越久,大汉的国运总会有耗完的一天。
皇甫嵩的命名简单而直接:“下午继续。”
皇甫嵩最近也在反思上次的失误,没有相信自己的直觉,哪怕不相信直觉,也应该采取更稳妥的办法。比如,既然认为他可能采取火攻,那就先解决火攻的基础条件,用火攻需要柴草,可以先把周围的柴草都烧光,敌人就没有任何机会采取火攻。
阳城的内部进不去,但是外部情况基本被汉军探查得清清楚楚。没办法,汉军的骑兵太厉害,黄巾军的探马根本不是对手。一对一的情况下,黄巾探马处在下风;十人以上同人数对战,完全打不过。想以多打少,又追不上对方。当然,王林的白虎营是后手,现在还不能出手。
皇甫嵩望着地图上阳城周边的十座土城和一座大营,经过他的估计,这阳城的黄巾军至少在10万以上,现在想绕过阳城,进攻颍川其他城池完全是不可能的。前几日还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广成关和梁县、阳人等地均已落入黄巾军之手。最后一条进攻颍川的道路也堵死了,当然从荥阳方向也可以,只是这一来一回,又得耽搁十余天,传到朝廷又是一场风波。
阳城东面的密县、新郑、长社、尉氏等县也失守了,汉军想要绕过阳城,是断然不可能的。
皇甫嵩轻轻一叹,既然没有其他办法,那就强攻吧,无非是耗时长一点。堂堂正正的取下阳城,也让这帮黄巾贼军知道汉军的厉害,在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
王林最近也没有懈怠,每天勤练不辍,箭术日益精进,120步抬手就来,百发百中,150步也是十发九中,相信要不了多久,150步也能百发百中。
白虎营的士兵也是每天操练,刀骑营的年轻小伙有些进步,但是毕竟太过年轻,积累不够深厚,进步不是太明显。
枪骑营可就不一样了,常年的操练让他们底蕴深厚,又获得了宗师级枪法,进步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