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河脑中划过闪电,他顿时反应过来,自己错过了水里,他颤声道:“你继续说,水里怎么藏人呢。”
李籍指着船底,“放个箱子。”
“要活人,没有气,不是憋死了么?”
李籍笑道:“哥哥笨笨,在箱子通根管子呀。这样不用担心进水,也有足够的气,你就抓不着了。”
箱子!
水底!
管子!
一连串的名词,在他脑中连成线,杜河大叫一声,欣喜若狂,他终于知道,长乐是被怎么运出去的了。
“好籍儿,你帮哥哥大忙了,你在家待着,哥哥回来再奖励你。”
杜河打马狂奔,一路冲到皇宫,李二听完他的推论,也是眼前大亮,“长安周边都找不到,应该就是水路了。”
“来人!”
一个太监连忙进来。
“传水部郎中。”
“诺。”
那太监还没走,李二就起身,抓着杜河就走,“舟船记录好几本,还是朕亲自去看,你也一块去。”
两人赶到水部,里头官员吓一跳。自己只是工部下属部门,皇帝怎么来了。
“见过陛下。”
李二摆摆手,“不要废话,快,把昨日今日的舟船记录找来。耽误朕的长乐,砍了你的头。”
水部郎中吓一跳,连忙道:“陛下,记录在舟楫署,每七日移交。”
“没用的东西。”
李二低骂一声,掉头就走,出了水部,他也顾不上马车,骑马就往渭水冲,周围官员吓一跳。
皇帝纵马,真是少见。
等两人赶到舟楫署,舟楫令一个八品官,见都没见过穿龙袍的,吓得战战兢兢,连忙跪在地上相迎。
“昨日今日的舟船记录,都给朕翻出来。”
“是是。”
舟楫署就在渭水河畔,水利一个小衙门,环境自然算不得多好,几个文书挨个挑选出记录。
杜河挨个查看,两天竟有一千多条船。他看得头昏眼花,也分不清哪是哪。
“主要是灞水出来的。”
几个文书又是一通忙碌,挑出两百多艘船。
杜河眉头一皱,“这么多?”
那舟楫令解释道:“灞水每年雨季涨水,长安城南的船只,都经过此处去渭水。这段时间数量多些。”
“有没有可能遗漏?”
“没有。”
“你确定?”
杜河语气不善,舟楫令欲言又止,杜河在李二耳边低语几句,后者轻哼一声,负着手离开了。
“说实话,事关公主,杀头的事。”
舟楫令低声道:“侯爷,咱这是清水衙门,每年夏季补贴点,有些商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大概多少艘。”
“几十艘有的。”
杜河怒从心起,当头给他两个嘴巴,大骂道:“你坏老子大事了。”他也顾不得计较,匆匆跑出门外。
正在这时,一个中年官员赶到,这人穿着紫袍,是工部尚书段纶。
“陛下……”
李二还没说话,杜河就开口,“段尚书,长安百里内的津渡,全部禁止通行。陛下,请你派人挨个查看,尤其是船底。”
李二点点头,招来一个侍卫。
“告诉段志玄,长安百里的船,一艘都不许漏。”
“诺。”
杜河看着远处渭水,心中一片怅然,希望长乐能在这些船里。如果再找不到,他就真没办法了。
远处一个骑士快速赶到,“陛下,贼人传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