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菜市口,几十个罪犯跪倒。
百姓围了一层又一层,两百甲士维持秩序。杜河高坐处刑台,在他下首,是脸色铁青的李书。
“各位乡亲,这些人昨夜妄图点火,烧毁清河城。幸得义士举报,本帅已将他们捉拿归案。”
杜河递过去眼神,搜出的点火物,被士兵扔在地上。
哗——
人群顿时议论纷纷,火烧清河太过分了。清河是你们崔家的地盘,也不能把我们的命不当命啊。
“刺史大人,救救我们。”
跪地的囚犯连忙呼喊,李书一言不发,全当没听见。
“刺史大人,你叫我们干的啊。”
又有人喊道,李书额头冒汗,拂袖而起,怒道:“你这犯人,休要胡言!本官何时指使你了。”
他拱手向杜河,“大总管,还请严惩刁民。”
杜河点点头,大声道:“经过本帅审查,此事证据确凿。今日处斩罪犯,望各位安分守己。”
一支令箭丢在地上,发出清脆碰撞声。
“斩!”
大刀高高举起,几十颗人头落下。
鲜血飙出一丈,围观人群纷纷后退。有那胆小的,在一旁哇哇狂吐。
杜河面不改色,笑道:“李刺史,本帅要押送案犯回长安。清河的事,还要你善后啊。”
“下官知晓了。”
李书跟吃了苍蝇一样,硬着头皮答应。
杜河起身离去,没走几步又停下,“李大人,朝中很快有人来处理,清河县最好别出乱子,否则,你怕是坐不稳呢。”
李书微微点头,心中一片悲哀。
杜河拿到证据,这事就是定局了,清河再出什么事,他这个刺史,收拾收拾回赵州养老吧。
第二日大早,大军离开清河。
有那几十颗人头在,闹事者得掂量掂量了。至于崔氏老少,杜河随军带着,河北关系错综复杂,他可不放心。
李会带一千人,已经先行返回营州。
行至第三天,长安传来消息,秦怀道七天后大婚,杜河招来李知。
“你带着犯人回长安,我要先走一步了。”
“诺。”
李知没有说什么,这还是唐境,这一千人人押送,不会遇到危险。这些妇孺走起来,也确实太慢了。
杜河笑道:“沿途不管谁求情,你都推我身上。”
“都督放心,末将一个也不认识。”
“送完人后,你返回营州,春耕在即,高句丽如有动作,就在这两月了。”
“诺。”
交待完注意事项后,杜河脱离大部队。李知性格沉稳,也是行军的老手,那些账目在他手里,无比妥当。
除非真想谋反,否则谁敢攻击大唐官军。
五天后,已赶到长安城脚下,杜河揉揉腰,感叹道:“他娘的,要是有飞机就好了,老子的腰啊。”
张寒同样精神萎靡,“侯爷,黄鸡乌鸡我都听过,这飞鸡是什么鸡?”
“带人在天上飞。”
杜河大笑一声,纵马奔向城门。
张寒挠挠头,鸡能在天上飞,那得多大啊。
回杜府简单洗漱一番,杜河匆匆赶往宫中。出这么大事,朝中必起波澜,还是得跟皇帝通气。
太监通报后,李二在偏殿见他。
“臣杜河见过陛下……”
李二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说话,“废话少话,朕忙的很。你说的崔氏账目,现在在哪个地方。”
“陛下放心,它们跟营州军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