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州和幽州一样,都是唐征高句丽的补给站。
自贞观四年起,两府都督,都在囤积粮草,整顿兵备,城中盔甲、弓箭、等物资齐全,粮仓也有预备。
打小规模的战争,完全不用长安支援。
崔大器死后,都督府再没人敢质疑,三府斥候营,被他全部派出,前往契丹、奚部,情报源源不断,汇聚到都督府。
契丹战况激烈。
九月初三,突猛占领大贺氏领地,随后派出骑兵,攻入独活部,消息传到东面,成基趁夜离开,转投遥辇氏。
九月初十,大贺氏和遥辇氏在弹汗州交战,突猛用袭扰战,拖垮雄鹰部,大贺氏大败,只余四千人,逃往雄鹰部驻地。
深夜,都督府书房,茶水换了四趟。
“我们粮草能支撑多久。”
杜河揉揉额头,书信发回长安,就如石沉大海,按道理,不管是同意,还是不同意,都该有信来。
裴行俭道:“动用粮仓的话,应该能支撑两月。”
王玄策笑道:“两月够了,大唐军中披甲六成,我们边军却是人人着甲,契丹人的皮甲,挡不住我们。”
杜河点头,唐军一入战场,就是摧枯拉朽。
“就是要小心,他们打游击。”
裴行俭补充着,契丹人擅马术,一击不成,远遁千里,他们有后勤压力,不能跟遥辇氏捉迷藏。
“把契丹八部的位置探清楚。”
“诺。”
杜河目光投向西方,也不知长安是什么光景,李锦绣收到消息,应该在出力,朝中没有消息,就是在纠结中。
……
太行山以东,天色渐暗。
几十人的车队,沿着山脚行驶。
彪悍的骑马汉子,分为两部,一部在前,一部在后,商会伙计就不能骑马了,时不时要照看货物。
“这么多的田,能收多少粮食啊。”
一个少年望着沃野,连连惊叹。
前头微胖的中年男子闻言,抚须道:“王小二,瞅你那点见识,这可是中原啊,得中原者得天下,知道不。”
少年连连夸赞,“管事懂的真多。”
胖掌柜笑道:“某也是读过几本书的。”
“管事,咱们怎么尽走山边,连个落脚地方都没。”
胖管事压低声音:“咱们侯爷,和清河崔氏有过节,河北境内赶路要紧,你还顾得上享受?”
“这些豪门大族,杀起人来凶的很。”
王小二缩缩脖子,一脸惧怕。
胖掌柜哈哈一笑,道:“逗你的,他们最多扣货物,李掌事说啦,有人要货就给他们,保住命就行。”
他说完,又吆喝着前头的伙计。
“把旗子打好了。”
“是。”
一杆李字商旗,飘荡在空中。
胖掌柜拍拍他肩膀,“好好干活,李管事赏罚分明,这趟跑完了,你就能进庄里做事,老娘幼妹,都养得起了。”
“是是,多谢掌柜提拔。”
王小二连忙拍马屁,一想到母亲妹妹都能吃饱饭,他眼中泛着光,做为小人物,混到温饱就是天大幸福。
水灾饿死无数,他不想再体验一回。
猛然,左侧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伙骑队出现,胖掌事心头一突,等到看清时,脸上充满忐忑。
黄昏中,一百多个蒙面骑士在靠近。
“不要慌,原地站好。”
伙计们惊慌失措,胖掌柜大声呼喝他们,请来的商队护卫,齐齐拔出兵刃,做出警戒姿态。
强壮的护卫首领打马前行,笑道:“我是相州赵五,对面是哪里的朋友,都是讨口饭吃,还请给个方便。”
他一挥手,手下扔过去一包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