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清康熙年间,青州地界来了个福建籍的道台老爷,姓陈名宝钥。这位爷虽说是个当官的,可偏偏最爱风雅之事,平日里就喜欢吟个诗作个对。
不过啊,他遇上的这件奇事,可比什么诗词歌赋都来得玄乎!
这日深夜,月明星稀,陈老爷正在书房里批阅公文,忽听得一声——您猜怎么着?但见门帘轻动,香风扑面,竟走进来一位绝色佳人!
这女子生得那叫一个标致: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身穿锦绣宫装,长袖飘飘,简直跟画里走出来的仙女儿似的。
陈老爷当场愣住,惊讶地说:哎呦喂!这是哪家的姑娘?!
那女子掩口轻笑:大人莫惊,妾身就住在西边隔壁。见您深夜独坐,特来相伴。
说着径自走到案前,自个儿斟了杯茶。
陈老爷心里直打鼓:这深更半夜的,西邻分明是堵破墙,哪来的住户?莫非是...狐仙鬼怪之流?可瞧着这般美貌,又实在心动。当下大着胆子拉住美人衣袖,请她同坐。
要说这姑娘可真不简单,谈诗论文样样精通,把个陈老爷喜得抓耳挠腮。说着说着就要动手动脚,您猜人家怎么着?
姑娘也不甚抗拒,半推半就地说道:大人且慢,这屋里...没旁人吧?
陈老爷赶紧把门闩上,回道:没有没有!连个耗子都没有!
只见他手忙脚乱就要帮人家宽衣解带。
这姑娘羞得满脸通红,细声细气地说:妾身年方二十,还是个黄花闺女呢...望君温柔相待。
后面的事儿嘛,咱就略过不提......
云雨过后,但见床单上落红点点,这姑娘才幽幽道出姓名:奴家名叫林四娘。
陈老爷刚要细问,她就嗔怪道:一辈子的清白都交给您了,若是真心待我,何必刨根问底?
从此之后,这位林姑娘夜夜必来。俩人常常关起门来饮酒作乐,最妙的是这姑娘精通音律,随便一段曲子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陈老爷就缠着人家:好姑娘,你唱个小曲儿给爷听听?
林四娘直摆手推辞道:“奴家久不习艺,多半已遗忘,怕被知音耻笑。”
陈老爷再三恳求,她才低头打拍,唱起《伊州》《凉州》的调子。但闻歌声哀婉缠绵,唱着唱着竟落下泪来!
陈老爷也倍感悲凄,赶忙拥抱安慰道:莫要唱这些伤心曲调,令人抑郁。
林四娘却道:心里悲伤自然唱不出欢快的调子,就像心里快活也唱不出哀愁一般。
两人情谊日渐深厚。日子一长,陈府下人常在窗外偷听,没有一个不动容流泪。
有一回,陈夫人隔着窗缝瞧见林四娘容貌,惊叹这哪里是凡人?分明是狐仙鬼魅!赶忙劝丈夫断绝来往。
陈老爷被夫人说得心里发毛,当真就去问林四娘。
您猜怎么着?林四娘顿时泪如雨下,凄然道:实话告诉您,妾身本是衡王府的宫人,十七年前遭难而死。感念君恩才来相伴,绝无害人之心。既然您心存疑虑,此刻便当辞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