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们见老爹真动了气,只好劝老娘说:“您就依了爹吧!”
老太太叹了口气,慢吞吞换上逢年过节才穿的绛色裙袄,扭扭捏捏躺到老汉身边。
您猜怎么着?这老两口头挨着枕头,老太太忽然不笑了,眼皮慢慢耷拉下来,呼吸越来越轻......
满屋子人等着看老两口闹笑话呢,谁知等着等着觉得不对劲了!
大女儿凑近一瞧——娘的脸庞冰凉冰凉的!再探鼻息,竟然没气了!慌忙去推老爹,同样浑身僵冷!
刚才还说笑的一对老夫妻,转眼就真成了并排躺着的尸首!
这下可炸了锅!孝子贤孙哭的哭喊的喊,请郎中的请郎中,可谁也说不清这玄乎事。
后来,祝老汉的弟媳妇在毕刺史家当佣人时,才把这段奇闻传了出来。
各位您细品,祝老汉这份心思透着多少辛酸?老人家怕的不是死,是活着成了儿女的累赘。您看现今社会上,多少老人吃口热饭都要看儿女脸色?
祝老汉这招“牵手赴黄泉”,看似荒唐,里头藏着多少无奈!
所以老话说的好:敬老爱老不能光嘴上说说,得让老人家活得有滋味、有尊严哪!
这段奇闻后来被蒲松龄记在《聊斋志异》里,还特意点评说:“黄泉路茫茫,来去自主张,真是奇哉!何况还要带着老伴同行,这般从容不迫。世人临终最放不下的就是枕边人,若都学得这般豁达,哪还用惦记什么分家产、留遗嘱!”
这正是:
泉路茫茫自主张,老翁携妇赴冥乡。
莫道黄泉无客栈,鸳鸯枕上话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