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马车到了工地,工人们已列队等候。我们一同商议了图纸和建造细节,随后便开工了。陵东在旁指挥,我与孔泰堡坐在帐篷里静静等待,偶尔出去搭把手。
几日过去,很快就到了未来福地开启的日子。这天,我一如既往地帮着建设书院,忙到傍晚,与工人们一同用餐。饭后,我单独对孔泰堡说,自己需要处理修炼相关的事,明日起要离开此地,说不定回京复命,或是继续研究修炼,前往各宗门研学。
孔泰堡点了点头:“书院建成开业时,我定会邀你,你一定要来。”
我点头应下。他虽有不舍,却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说道:“你先回府休息吧,这几日我还得盯着开工,直到书院建成。”
我想了想,说:“这里离中山不远,我明日早晨直接过去就行。”
孔泰堡点头同意。
随后,我们晚上继续盯着书院建设,直到次日黎明,工人们才回去休息,我也在此刻与他们告别。这几日相处下来,大家已有感情,便一同为我送行。我十分感动,希望日后有缘再见,随后飞身而起,朝着中山未来福地的开启之地飞去。
在空中飞翔时,忽然想起一种术法,便尝试施展——瞬间便传送到了中山城上空。没想到这术法竟一点就通,可传送至千里之外,只要记得城名、布局及特色建筑即可。如此好用,接下来的行程便能快上许多。
按着方向不断飞翔,很快到了一处瀑布旁。瀑布边已站了许多宗门弟子,环顾四周,没看到狂蛮。看着这景象,忽然想起师父说过的散修——散修不归顺任何宗门,只为自己修炼,无拘无束,却没有师承。但如今,散修已近乎成为历史,但凡修士,大多有师承,否则没人引路,这辈子或许就只是普通人。
忽然听到争吵声,循声望去,一名修士正骂道:“你个蛮族,也敢进入我们中原腹地!”被骂的正是狂蛮。
我一闪身到狂蛮面前,周围的人十分不解,为何我一个中原人会护着北蛮人。为首骂人的修士怒道:“你个中原人帮外不帮内,想干什么?”
我笑了笑:“北原已灭,北蛮土地归顺大秦,北原子弟皆是秦人,有何不妥?”
那为首男子又说:“蛮族与我们本就不是同族,你看他们的发色,再看看我们,有何相同?”
“心有相同,便是同族;若有异心,必共诛之。他们愿加入大秦,一条心,并无不妥。心明者皆可入,而大秦也有害群之马,便是心黑之人,难道这些人就比外人高贵?”
那男子还想再说,面前忽然出现一人,他与身旁的人连忙躬身行礼:“老师好。”
那人微微点头,看向我:“在下猜想,您就是大秦国师的弟子杨忠义吧?”
我微微点头,有些不解——我并不认识他,他为何认识我?莫非是师父在外提及过我的名讳?
那人继续道:“在下师承白鹿书院院长,与国师相识,亦是好友。早听国师说他的弟子容貌双全、智计无双、法力无边,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这些孩童不懂事,还望道友多多包涵,他们也是未来大秦的栋梁。”
我听后只好作罢,带着狂蛮离开了这里。他身后的白鹿书院学子听到我的名讳,满脸震惊。
狂蛮跟在我身后,沉默不语。走到远处,他才说:“没想到你的身份这么高贵。”
我笑了笑:“世间没有天生高贵的人,只有靠自己拼搏、证明自己,并庇佑后代繁荣昌盛,才会被认为是高贵。但最初,谁都是普通人。”
狂蛮点了点头,又问:“你就是参与前燕之乱的大功臣吧?”
我有些意外,没想到他们那里也能听到前燕之乱,还知道我,便好奇地问:“我是,你怎么知道的?”
狂蛮笑了笑,解释道:“我的师父是前任海京城主,他退居北方。那时我与族群走散,被师父收养,教我修炼和识字,所以我的一半童年是中原人养大的,自然能听到大秦的故事。师父说您少年英雄,前燕君主用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劝您投降,您却坚守大秦本心,守护大秦和百姓,实在让人佩服。师父也希望我能像您一样,做个顶天立地的人。
“我知道自己修炼天赋愚钝,战争中需修为高的统帅才能统领军队、增强战力,但我的实力恐怕终生停留在法元境。虽说不错,可跟那些大将比,实在微不足道。我只好从文,最终上书皇上,请求开设书院,皇上批准了。这次探索完福地,我便安守本心,安心教学,余生就在北方度过了。”
我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鼓励道:“只要潜心修炼,定会有成就。日后,我也定会去看看你的书院发展得如何,可好?”
狂蛮笑了:“好,一定要来。”
“一定。”我也笑着应道。
随后,我们二人便静静等待着福地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