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未知天命 > 第192章 《中山立道之成功及孔家老祖羽化》

第192章 《中山立道之成功及孔家老祖羽化》(2 / 2)

我耳听八方,听着众人的议论,也有些好奇,便问道:“孔泰堡,这中山百姓为何总说你孔府众人很少外出?”

孔泰堡听后解释道:“还是当年宁王与太子相争时,我们孔府站在太子身后辅佐。本以为太子能顺利登基,却没料到最终宁王胜出。那时我本以为孔府会遭殃,可老祖亲自入宫,不知交谈了什么,最终我们孔府众人只是被罢官回家,回到了中山。自此,父亲将我们年轻一辈都关在院内,不让外出,只有成年后才可外出,且不让参加科举,只可从商。但我年轻时不顾一切参与科考,最终夺得那一年的状元,却因性格与家族问题备受打压,后来便沉醉于美酒之中。那时我才明白,父亲为何不让我们参加——孔家已无法站在皇上身后,那次事件后君臣间必有隔阂,而皇上身后的新兴氏族,必然会打压我们这些万年氏族。”

我听后表示理解。

我们二人走到中山孔府牌匾大门处,此时大门四开,孔泰堡的叔父们站立两旁,他的父亲站在大门中央。

与孔泰堡一同走上阶梯,他父亲见状,不再站在中央,走到侧边为我们让出入府的路,随后一同入了府内。

我们二人往前走,两侧都站着孔府的下人,他们如同方向标一般,将我们引至一座大殿。大殿上刻写的牌匾竟是“文圣殿”,我看着这三字,便知是秦国开国之君所赐,也由此确定了孔祖的文圣地位。

此时文圣殿的大门敞开着,孔家老祖端坐于中央,面前放着两个椅子。我见此便知,他似乎早已得知我与孔泰堡一同入府,特意为我留了位置。

但我终究是孔府的外人,祖孙二人交谈,我一个外人在场不合规矩,便停下了脚步。孔泰堡有些疑惑地回头看我,我正想暗示他自己进入,孔家老祖忽然开口道:“你就是姚小子的徒弟吧?”

我没想到他竟认识我师傅,连忙拱手行礼,说道:“见过前辈,在下师承的确是大秦国师姚广晨。”

孔家老祖听后慈祥地笑了笑,说道:“没想到那小家伙的徒弟都长这么高大了。孩子,进来坐坐吧,不用顾虑太多。”

我虽仍有些犹豫,但还是迈出脚步,与孔泰堡一同走入文圣殿,各自入座。

入座后,孔家老祖说道:“多谢你这孩子,一路上保佑我这不孝子孙。”

我此时也察觉到熟悉的气息,便说道:“这一路上,前辈对我们的照应也很多,我其实没做什么。”

孔家老祖听后笑了笑,说道:“本以为我藏得极好,却没料到让你这小家伙察觉了,也是我老了。想来我第一次去时,你就察觉到了吧。”

此时,孔泰堡望着老祖的面庞——老祖已十分衰老,脸庞布满皱纹,头发早已花白。孔泰堡的眼角忽然发红,似有泪水要流出,却用手掌挡住。

孔家老祖慈祥地看着他,说道:“到家了,孩子,想哭就哭吧,不用像在外面那样隐藏自己。我知道你天生是读书的料,只是生错了时代,若是早生几十年,该多好啊!外出这么久,都不回家,你娘亲都多久没见你了。你娘亲与你父亲相爱,可你娘亲是农家子女,当初众长辈都不同意,唯有我出面才成了婚。本来我也没多重视你娘亲,却没料到她竟有如此才华,教你读书识字,教你一切,论才华,似乎比你父亲还略胜一筹。我也知道你为何想创立这书院,只是这世间不同了。如今你走的路,也该由你自己决定了。”

孔家老祖说着,孔泰堡的泪水再也藏不住,如河流般从眼角流下,他却仍用手遮挡、擦拭。

我终究是孔府的外人,只好坐在原地静静听着、看着。

孔家老祖没有停,继续说道:“我与你父亲商谈了许久,最终下定决心,让族中一些有能力、或许想出去闯荡的小辈,分出家族,前往各地创立自己的家族, 到时你们也不用背负中山孔家的罪名。若是失败了,中山孔府终究是你们的家。”

孔家老祖说到这里,喉咙有些梗塞,却还是说道:“孩子,走吧,咱们二人上山去看看你母亲,再谈谈你的未来——你是咱们孔府未来最重要的希望。”

顿时,他身后的一堵墙忽然向左右两侧收回,露出后面的一座小山。

孔泰堡已放下所有防备,听着老祖的话。孔家老祖站起身,对我说道:“孩子,你先在这里休息片刻,可好?”

我听后点了点头。随后孔家老祖慈祥地笑着,孔泰堡走到老祖身旁,祖孙二人一同向小山山顶走去。

他们二人前往山顶后,府内的下人搬来桌子,奉上茶和糕点让我品尝,但我有些心不在焉,一直关注着小山顶的动静。

他们谈了许久,都没有下山。

忽然,天光骤变,变得昏暗无比,小山上出现一道金光直冲云霄,随后那道金光化成一缕缕金丝,向周围扩散,最终消散于世间。

我看着这等异象,便知孔家老祖恐怕已在那山上羽化。

而孔府内,顿时哭声遍布。

不知是不是苍天感动,下起了丝丝小雨。孔泰堡浑身湿透,魂不守舍地走下山来,走到我身旁,悲伤地说道:“可以走了。”

我听后没有多问,陪着他在雨中走着,一直走到中山山脚。

此时,丝丝小雨已然停下,阳光重新变得明媚。此山只能由他一人攀登——中山有一座最高峰,一座矮峰,矮峰是众人祈福之地,高峰才是立道之地。立道之路与观景之路不同,立道之地只有立道者可登。

我也只能与他暂时分别,我登观景之路,他登立道之路。

但观景之道的观景处并无限制,我随意飞身便登上山顶,在那里静静等待着他。

一直等了四五个时辰,最高峰终于出现一道金光,我便知,他立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