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未知天命 > 第185章 《科举之事遇一桀骜不羁的才子及醉仙楼的阴谋》

第185章 《科举之事遇一桀骜不羁的才子及醉仙楼的阴谋》(2 / 2)

皇上看后微微点头,随后又看着众学子,庄严地开口道:“诸位大秦学子们,本王祝福你们未来都成为大秦未来的能臣。”

众学子听后连忙高声欢呼着。

时辰也慢慢到了,我们便将这群学子按批次一一送入考场,每一考场都会有两名监考官。

而我则与宋大哥、皇上等一些高品官员在一房间内等待,孔泰堡则时不时地看着外面的风景。

此时整个考场都弥漫着紧张的氛围,孔泰堡除外。

我们静静等待,从早晨等到下午,这时终于有一人第一个交上了卷子。这第一个交卷子的人十分重要,我们众人连忙审批着他所写的卷子。

此时礼部尚书宋大哥看着这人的卷子,连连惊呼:“这文笔,这才华!这第二张卷子的目标还是咱们礼部,咱们礼部又多一个人才了!”

礼部众人看后高声欢呼着,皇上与皇后看着这热闹的场景也是笑了笑。

随后,考场紧张的氛围还没有减退,陆续有几名学子交上了卷子,大家对着卷子有欢呼也有意外,但众学子写的,该说不说,还是算好的。

一直到了晚上,这科举之事竟然还没有完事,皇上与皇后早已回了皇宫吃晚膳,我们众官员则还是在这考场内吃着饭菜,静静等待着众位学子考完此次科举。

我边吃着饭也有些纳闷,看了这么久,都没有一个想入吏部的,也有些忧心忡忡:不能等科举结束,没有一个人想入吏府吧!

我吃完饭后,便先将饭盒放置一旁,站起身来。随后,我以视察考场秩序的名义,准备下考场看看有哪位学子想入吏府。

宋大哥已经得到了一个才子,所以他并不着急,反而是快乐地、开心地与大家唠着闲嗑。

我则是坐不住。此时,太行永清、东行暗胜两人见我起身,便连忙也站起身来,走到我身旁。

我看着他们二人,并无意外,也觉得他们也担心着吏府的未来,所以便没有多说,与他们几人共同前往考场。考场共十二场,每年可参加的学子只有600名,每个人都削尖了脑子想进入这考场之中,但是最终这600人里只取前60人。如果没入前60,也是十分可惜的,才学还可以,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们在各个考场巡视,但想进入吏府的却没有几名,想进入吏府的也算少数,且他们的文章与才学我感觉有些不够。直到走到第12考场,这已经是最后一个。

我们三人刚至考场,那考官便向我们三人示意,两名考官并没有动,只是微微行礼,我们见此也只是微微点头。因为科举之事,不能有细小的差错,考官必须全身心地检查着各位学子是否有真正的才学。

我们三人静静地走着,忽然我发现有一少年,他逍遥自在地拨弄着手中的笔,却迟迟不写卷子。

我见此十分好奇,我们三人便走进那学子面前。

那学子见我们,只是微微抬头,随后又专注地拨弄他的笔。我看着此景更加好奇,而我身旁的太行永清见此有些气不过,刚想质问,我抬起手来表示阻止,随后带着探究意味开口道:“这位学子,你怎么不写考卷啊?”

那名少年微微再次抬起头来,随后说道:“无趣。”

太行永清与东行暗胜二人见此十分生气,我看这少年只是感觉有趣,这个性格实在有趣,便轻声询问道:“我是否可以观看一下你的卷子?”

那少年微微点头。我见少年同意,便拿起卷子,身旁二人也想探探他是否有真正的才学,便一同观看。但是我们三人观看之后,发现这位年少不羁的少年的确有些实力。

我便开口询问道:“你的名字叫什么呀?”

那少年听后有些不耐烦,开口道:“你问这些干什么呀?”

我身旁的太行永清、东行暗胜二人听后非常愤怒,但也是强忍下,因为别的不说,他的才学的确很好,并且受到我的重视。

我听后说道:“你进入吏府,到时你也会认识我了。”随后我挥了挥手,示意我身旁的人与我离开,他们见此便也作罢,跟着我离开了此处。

走远之后,东行暗胜说道:“大人,这小子的确才学不错,但是也不能这么让他猖狂啊。”

我听后只是笑了笑,说道:“他只是没有经历过很多事情,经历多了便自然都会顺的,静观以后吧!”

我也看到了一个终于可以入吏府并且才学不错的人,便也放下心来,我们几人便回去了。

我们静静等待,有许多人纷纷交上了卷子,那些卷子都被一些名士所评判,定下成绩并一一排名。

孔泰堡这时也走到我身旁说道:“吏部尚书大人呐,这一年学习臣学的人,精通的可是真少啊!”

我听后点了点头,随后又想到了在那最后一间考场的桀骜不羁的少年,随后又摇了摇头说道:“现在交卷的学子还没有交完呢,不能现在下结论。”

孔泰堡听后只是摇了摇头,说道:“这臣学的确也不是好学的。”

我们又静静等待,又过去了几个时辰,都快到清晨了,终于卷子全部收完。此时孔泰堡忽然惊奇道:“此才子可真是才子啊,臣学之道,精通之至呢!”

众人被他的惊呼声吸引,连忙走去看着此卷,我也感兴趣,便走了过去。随后看着那张卷子,来自12考场,入吏府,名字王阳。我看着此名字,便也知道那桀骜不羁的人的名字。

大家都为其吸引,并且精通吏部学的名士也看着此卷,随后惊呼道:“此子之才学可不只是臣学呀!”

我看着此景,便知道我的眼光没有问题,于是面色如常,找了一个椅子坐着休息,而众人都讨论着卷子,盼着排名。

我的才学其实也不算太好,所以只好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但也十分高兴,因为大秦有这么多的才子,大秦兴盛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