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2 / 2)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走到顶层。宴会厅有一扇门,我站在门前,阁主则恭敬地侍立一旁。

我在门前稍作思忖,最终还是双手推开了门。只见宴会厅内众人皆已入座,主位上坐着任城主——他资历最老,担任城主时间最长,坐主位合情合理。而他右手边有一个空座,我猜想那便是为我准备的,毕竟海京城是江南郡的重要枢纽。

任城主见我到来,连忙挥手道:“快,海京城主,来坐我右侧的座位入座,真是好久不见呐!”

我也是开口道真的很久了,也是甚是想念呐!我与任城主边说着恭维的话,也带着众人走到座位旁坐下。没想到他安排得如此细致,连我带了多少人都清楚,早已为他们安排好了座位,权胜则等人也随之入座。

只是这宴会的氛围有些压抑沉静,我虽心中不解,却也打算静观其变。

任老城主看着众人,开口道:“海京城主总算回到江南郡了,大家本是来庆祝的,怎么这般冷清?”

众人心里都清楚,这场宴会名义上是为我接风,实则是为了立储之事。

终究还是有人沉不住气,镇州城主率先开口道:“自然是为了庆祝海京城主大人回京。大人是皇上的得意能臣,想必对那件事也有自己的看法吧?”

他没明说“那件事”是什么,我便故作糊涂道:“皇上十分重视工厂之事,各位大人不妨多建工厂、广纳良才,同时严加治理,如此方能让大秦的经济远超他国。”

那些想试探我站队的人听后,脸色都沉了沉,一时无言。见众人沉默,任城主只好打圆场道:“海京城主说得对,咱们确实该多发展工厂,这工厂的好处可不少,老朽都已经投资了几十个了。”

一些持中立态度的人也纷纷附和,谈论起工厂的事。

我深知在这宴会上,一言不慎便可能影响未来的格局,于是决定多听少说,专心品尝桌上的饭菜。金陵阁的菜确实算得上珍品,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我则独善其身,细细品味着佳肴。

见我一心吃饭,神色平淡,一些人便不再提立储之事,转而与我谈论起治理地方的问题。

我本以为这场宴会的危机就此化解,没料到镇州城主如此执拗,竟再次开口道:“大家都是明白人,我也不藏着掖着了。我就是想问问,各位究竟打算支持哪位皇子?咱们江南郡是经济大郡,其中的好处不必多说,想必各位城主心里都已有了打算吧!”

场内瞬间变得无比严肃,我着实没想到他竟如此大胆,就不怕皇上的眼线就在这宴会中?此事过后,他怕是难逃责罚。我只能管好自己和身后的人,不参与其中。

场内鸦雀无声,镇州城主却不罢休,又说道:“咱们江南郡理应团结一心,支持三公子。他的母族是咱们江南郡的温京苏氏,若是他当了太子,日后定然不会亏待咱们江南郡的。”

依旧无人敢应声,任城主这时开口道:“镇州城主不必着急,立储之事,如今皇上年富力强,身体康健,还轮不到咱们操心。大家还是接着喝酒吃肉,庆祝海京城主回来吧!”

任城主带头说起了自己地界上的趣事,气氛这才又活跃起来,一直持续到宴会结束。

宴会散去,各位大人纷纷登上马车准备返程。我正要上马车时,却被任老叫住。心中虽有不解,还是安排权胜则他们先上车,自己则留下去一探究竟。权胜则有些担忧,但最终还是听从安排进了马车。

我走到任老身旁,他没多言,只道:“先上马车。”

我虽疑惑,还是依言登上马车。任老也小心翼翼地上来,随后布下一个阵法——看情形应是隔音阵。我愈发不解,开口问道:“不知任老城主找我有何事?”

“小家伙,你心里想必也清楚我为何叫住你。”任老缓缓道,“我是想嘱托你,千万小心参与立储之事。你不必担心,我并非要设计害你,你不用说话,听我说就好。”

他顿了顿,继续道:“你知道镇州城主为何要为三殿下拉票吗?只因大皇子的母妃是前任皇后,其母族乃是灵州赵氏。上古年间,赵氏与赢氏本是一家,后来赵氏独立出去,两族却常年通婚,维系着友谊。灵州赵氏如今虽不复往日辉煌,但当年西商线的开发,曾让他们辉煌了上千年。后期因西方战事频发,经济重心才转移到江南。可近些年,皇上有意主战,想要扫平大陆、一统万疆。”

“所以,大家担心若是灵州出身的太子即位,或许会重视并州发展而轻视江南——这尚且是能接受的结果。可若皇帝驾崩,灵州这位太子登基,他若容不下江南太子,届时并州氏族集团与江南氏族集团必有一战。”

“此事就像一把双刃剑,无论哪方即位,对另一方而言都难有善果。所以你务必想清楚,切勿盲目行事。我也只是嘱托,最终如何抉择,还得靠你自己。”

说罢,他抬起右手拍了拍我的肩,道:“我说完了。”

我听着他这番话,心中了然,点了点头道:“任老,我还有些事要办,先行告辞了。”

任老点头应下。我走出他的马车,径直回到自己的车上,上车后便让风辽快马加鞭赶回城主府。

权胜则他们几人都满脸疑惑,显然好奇我在任老的马车上发生了什么,而我只是沉默着闭目养神,未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