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韵涵在画室铺开宣纸时,指尖沾到了些朱砂,抬眼看见窗外的玉兰花正开得盛,雪白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层碎雪。宝宝抱着她的小画架跑进来,手里攥着支蜡笔,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我要跟你一起画画,画玉兰花!”
龙斯誉端着两盏菊花茶走进来,把杯子放在画案旁,笑着揉了揉宝宝的头发:“小心别把颜料蹭到衣服上,昨天刚给你换的新裙子。”他转头看向梅韵涵,目光落在她未完成的画稿上——纸上是株半开的玉兰,墨色的枝干遒劲,花瓣却用了淡粉的水彩,像是裹了层晨露。
“你这画法倒新鲜,”龙斯誉伸手拂过画纸,指尖触到未干的颜料,“把国画的枝干和水彩的花瓣结合,既有水墨的韵,又有色彩的柔。”梅韵涵笑着点头:“前几天看了本老画册,里面提到‘中西合璧’的画法,想试着画给爸看看,他不是一直喜欢传统书画吗?”
正说着,龙震霆从书房走过来,手里拿着个紫檀木盒子,听见他们的对话,脚步顿了顿:“我年轻的时候,跟着你爷爷学过几笔国画,后来忙着做生意,就把这手艺丢了。”他打开盒子,里面是几支泛黄的毛笔和一本线装画册,“这是你爷爷当年用过的笔,今天正好给你们当当镇纸。”
宝宝好奇地凑过去,指着画册里的梅花图:“爷爷,这朵花画得真好看!比幼儿园老师画的还好看!”龙震霆被逗笑了,拿起一支小号毛笔,蘸了点墨,在宣纸上轻轻勾了几笔——一朵小小的梅花瞬间成型,花瓣层层叠叠,带着几分灵动。
“爷爷好厉害!”宝宝拍手欢呼,拉着龙震霆的手撒娇,“爷爷教我画画好不好?我想画玉兰花送给妈妈!”龙震霆点头,把毛笔递给宝宝,握着她的小手,慢慢在纸上勾勒:“画玉兰要先画花瓣,从最外面的瓣开始,轻轻转着笔,像给花瓣裹上一层软纱。”
梅韵涵坐在一旁,看着祖孙俩认真的模样,拿起画笔,悄悄在画纸上添了几笔——把龙震霆教宝宝画画的场景,画进了玉兰图的角落。龙斯誉则拿出手机,拍下这温馨的一幕,笑着说:“等这幅画干了,我们装裱起来,挂在客厅里,也算咱们家的‘传世之作’。”
傍晚时,吴妈在厨房喊他们吃饭,餐桌上摆着刚做好的糖醋排骨、清蒸鲈鱼,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玉兰豆腐汤。“今天看见院子里的玉兰开了,就摘了几朵花瓣,煮了锅汤,你们尝尝鲜。”吴妈笑着说,给宝宝盛了碗汤。
宝宝喝了口汤,眼睛一亮:“吴妈,这汤好好喝!有花的香味!”龙震霆也尝了一口,点头称赞:“这味道很特别,比我年轻时在江南喝的玉兰羹还鲜。”梅韵涵看着餐桌上的饭菜,忽然想起母亲生前也喜欢用鲜花入菜,春天的槐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桂花,都能被她做成美味的食物。
“对了,下周是清明,”梅韵涵忽然想起什么,看向龙斯誉,“我们去给我爸妈扫完墓,顺便去趟江南吧?听说那里的古镇春天特别美,还有很多传统手工艺,我们可以给宝宝买些小玩意儿。”龙震霆立刻点头:“好啊,我正好想去江南看看,当年你爷爷在那里待过几年,我还没去过他说的那个古镇呢。”
宝宝听见“去江南”,立刻欢呼起来:“我要去江南!我要坐船!要吃吴妈说的玉兰羹!”龙斯誉笑着揉了揉她的头:“没问题,明天我就订机票和酒店,咱们去江南好好玩几天。”
清明那天,他们带着鲜花和水果,去了梅韵涵父母的坟前。梅韵涵把那幅玉兰图打印出来,放在墓碑前,轻声说:“爸,妈,这是我和宝宝、爷爷一起画的玉兰图,你们看看好不好看?下周我们要去江南,去看看你们当年去过的古镇,回来再跟你们说趣事。”
龙斯誉站在她身边,伸手握紧她的手,轻声说:“爸,妈,你们放心,我们会照顾好韵涵和宝宝,会带着你们的牵挂,好好生活。”龙震霆则把带来的白酒洒在墓碑前,声音有些沙哑:“亲家,我们要去江南了,替你们看看那里的春天。”
宝宝不懂大人的悲伤,却也学着梅韵涵的样子,把手里的小花放在墓碑前,奶声奶气地说:“外公,外婆,这是宝宝给你们的花,你们要喜欢哦。”梅韵涵看着宝宝,忍不住笑了,眼泪却再次落下——她知道,父母一定能看到这幅玉兰图,一定能感受到他们的思念。
从坟地回来后,他们就收拾行李,准备去江南。出发那天,张奶奶特意来送他们,手里拿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她亲手做的腊肉和香肠:“江南的菜可能偏甜,你们带着这些,要是吃不惯,就自己煮点吃的。”梅韵涵接过袋子,抱了抱张奶奶:“张奶奶,您放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回来给您带江南的点心。”
飞机降落在江南古镇时,正是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水汽和淡淡的花香。他们住在一家临河的民宿里,推开窗户就能看见碧绿的河水和古朴的石桥。宝宝趴在窗台上,指着河面上的乌篷船,兴奋地喊:“妈妈,你看!是小船!我们快去坐船吧!”
龙斯誉笑着点头,带着宝宝去河边坐船。梅韵涵和龙震霆则跟在后面,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古镇的街道两旁种满了柳树,嫩绿的枝条垂在河面上,像姑娘的发丝。路边的小店门口挂着红灯笼,里面卖着各种传统手工艺品,有苏绣、剪纸、木雕,琳琅满目。
“你看这个苏绣手帕,”梅韵涵在一家小店前停下,拿起一块绣着玉兰的手帕,“颜色真好看,给宝宝买一块当礼物吧。”龙震霆点头,拿起另一块绣着梅花的手帕:“这个给你,你妈妈当年也喜欢苏绣,你戴这个,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