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叛阴影下的文明觉醒
指尖在控制台上悬停时,米凡闻到了空气中残留的金属锈味 —— 那是王侃侃上次调试设备时,故意留在线路板上的腐蚀剂气味。三个月前,当他在米王 1 号航空母船的监控日志里看到这段被篡改的记录时,窗外蓝顿星球的双子星正缓缓沉入西太洋,霞光将云层染成凝固的血色,像极了刘柳递来的那份 “左单体人改造报告” 上,被咖啡洇湿的签名。
文杰的变质比王侃侃的背叛更让他心悸。那个曾在实验室里和他一起用茶渍推演星轨公式的年轻人,最后一次见他时,眼底藏着陌生的冷意。当时他们正讨论蓝顿星球的历法校准,文杰突然说:“或许有些文明就该停留在原始阶段,太先进反而会引来毁灭。” 话音未落,米凡放在桌上的金属水杯突然炸裂,碎片飞溅中,他看见文杰袖口露出的半截黑色芯片 —— 那是图拉丁叛军常用的信息干扰器。
而高尔基的失踪案像一道未愈合的伤口。这位俄罗斯籍特研科员失踪前,曾在深夜敲开米凡的舱门,手里攥着一块发烫的星图石碑碎片。“他们在隐瞒蓝顿星球的真实体积,” 高尔基的声音带着颤抖,指腹在碎片上摩挲出微光,“你测试的光速是 \/s,刚好是地球的一倍,这意味着……” 话没说完,警报声突然撕裂夜空,等米凡带着人冲出去时,只看到走廊尽头残留的一缕淡蓝色烟雾,和地上一枚刻着 “宇耳洲” 字样的金属徽章。
这些碎片在米凡的脑海里反复拼凑,最终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任何外力对异星文明的强行干预,都像在脆弱的蛋壳上施加压力。当他站在蓝顿星球的北极点,看着工业生物打印机吐出第一块建筑构件时,寒风卷着冰粒打在面罩上,他忽然明白,自己要建立的不是简单的统治秩序,而是一个 “生存共荣而不相互干涉、资源共享而不相互掠夺” 的大宇宙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念头刚冒出来,手腕上的测试仪器突然发出 “嘀” 的轻响,屏幕上跳动的光速数值再次确认:蓝顿星球的域能区半径,确实是地球的两倍。
2. 光速推演中的历法革命
调试观测设备时,米凡的指腹能精准感知旋钮的每一丝转动。当 “时空折射率” 校准到临界值时,设备发出 “咔哒” 一声轻响,这个声音与他昨夜在梦中听到的 “帝国星震频率” 完美重合。屏幕上,质色核微子的运动轨迹像一条发光的银线,在黑暗时空里划出优美的弧道 —— 这正是他终极统一理论中的光学核心:光是恒星等量磁电核在弧道循环中发生偏量裂变,产生的质色核微子逆时针自转波,其速度取决于恒星与行星的作用力关系。
“所以蓝顿星球的一天是 48 小时。” 舒美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端着一杯温茶,茶雾在低温中凝成细小的冰晶。米凡接过茶杯时,指尖不经意触碰到她的手背,两人同时缩回手,舒美丽耳后的温度传感器微微泛红,而米凡迅速将视线移回屏幕:“恒星域能区的半径决定了弧道长度,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 1.5 亿公里,蓝顿星球是 3 亿公里,所以它的自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
他用指尖蘸取茶水,在控制台的金属表面画出公式:“∮Ωf (x) dx,你看,这个积分符号像不像一只手,沿着宇宙的褶皱(Ω)抚摸过所有可能的轨迹(f (x))?” 茶渍在低温下慢慢凝固,形成的纹路恰好与屏幕上的星轨重合。舒美丽忽然笑了:“你总是能把复杂的公式变成画。” 米凡也笑了,只是笑容里藏着一丝疲惫 —— 他想起在地球时,也曾这样给学生讲解物理公式,可现在,他要给一个全新的星球制定历法。
根据推演结果,米凡算出蓝顿星球的一个月是 60 天,一季度 8 个月,一年 730 天。当他把这份历法草案递给拉拉木皇帝时,老皇帝正坐在皇宫的星图室里,用手指轻轻抚摸石碑上的古老纹路。“这是我们星球第一次有自己的历法。” 拉拉木皇帝的声音带着颤抖,他把额头贴在石碑上,石碑的温度突然升高,与米凡测试时的临界值完全一致。
颁布《蓝顿黄历》的那天,米王 1 号航空母船的 hangar 里堆满了打印好的手表。这些永不停歇的精准仪器,表盘上同时标注着汉语和蓝顿星球的古老文字。大宇宙将军老可亲自将第一块手表戴在拉拉木皇帝的手腕上,金属表带扣合时发出的轻响,像是为蓝顿星球的有序生活敲响了序曲。米凡站在人群中,看着人们互相校准手表的时间,忽然觉得,那些因背叛留下的伤痛,似乎在这一刻有了愈合的可能。
3. 星球考察中的文明惊叹
按照《蓝顿黄历》计算,从一年一月五日到二月六日,米凡驱动地鹰,带领 727 名特研科员开始了对蓝顿星球的全面考察。地鹰的驾驶舱里,弥漫着舒美丽准备的草药茶香气,这种茶遵循《黄帝内经》“顺时养生” 的理念,辰时饮用最能提神。米凡啜了一口茶,目光透过舷窗,掠过下方连绵的森林 —— 这些树木的叶片呈现出奇特的蓝绿色,叶脉纹路与他推演的星轨图惊人地相似。
当他们飞越第一个海洋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那片被米凡命名为 “东太洋” 的海域,中心地带浮出水面的岛屿像一条巨龙,脊背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地鹰降低高度时,米凡能清晰看到海浪拍打岛屿边缘的景象,浪花飞溅的轨迹仿佛是巨龙游动时甩动的尾巴。“太神奇了。” 特研科员中的一位生物学家喃喃自语,他手里的扫描仪显示,这座岛屿的岩石成分中含有一种地球上没有的 “星核晶体”,能随着潮汐变化发出不同频率的震动。
十大洲的发现更让考察队惊叹不已。在 “大耳洲” 的中心地带,十几个湖泊像珍珠一样被河流串联起来,从高空俯瞰,宛如一只展翅的凤凰。米凡让地鹰悬停在湖泊上空,放下探测仪,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湖泊的水质数据 —— 这里的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促进植物快速生长。“难怪蓝顿星球的植被这么茂盛。” 舒美丽指着下方成片的紫色花海,“这些花的花期是地球的两倍,刚好和《蓝顿黄历》的节气吻合。”
考察过程中,米凡特意留意了蓝顿星球的原始文明痕迹。在 “内耳洲” 的一处山洞里,他们发现了岩壁上的壁画:画面上,穿着兽皮的蓝顿人围着篝火跳舞,旁边画着十大洲和六大洋的简易地图。“这说明他们早就知道自己星球的地理结构。” 米凡用手指轻轻触摸壁画,岩壁的温度突然升高,像是在回应他的触碰。舒美丽拿出相机,拍下壁画的细节,镜头里,壁画上的篝火图案竟然在微弱的光线下缓缓闪烁。
考察结束后,都督和苗苗用 xJJS-2 型星际监视器拍摄的素材,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在宇会厅放映那天,舒美丽坐在老可将军的肩头,当画面切换到六大洋的巨龙岛屿时,她忍不住惊叹:“这简直就是我们地球家园的翻版,江河湖海、高山大川,应有尽有。” 米凡坐在角落里,看着屏幕上蓝顿星球的全貌,忽然想起第一次登陆时的场景 —— 那时,他还不知道,自己会成为这个星球文明重构的关键。
4. 破坏与救赎的内心挣扎
纪录片放到一半时,米凡悄悄离开了宇会厅。他走到米王 1 号航空母船的观测甲板,看着蓝顿星球上闪烁的灯光 —— 那些是重建中的城市发出的光芒,可在他眼里,却像无数个微小的伤口。第一次对图拉丁将军进行毁灭性平叛时的场景,再次在脑海里浮现:打印作战队员们接到侃侃王的指令,像潮水一样冲向叛军的阵地,无论是建筑还是设施,只要阻碍冲锋,就会被彻底摧毁。
“那时我以为自己是拯救者。” 米凡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抚摸着甲板上的一道划痕 —— 这是当时叛军的炮弹留下的痕迹。他想起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幕:一个蓝顿星球的孩子,抱着被炸毁的玩具,坐在断壁残垣间哭泣。那个孩子的眼神,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里。后来他才知道,那个孩子的父母,是蓝顿星球为数不多的科学家,他们正在研究如何利用星核晶体改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