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玄尘道涂2 > 第322章 信息洪流与寂静低语

第322章 信息洪流与寂静低语(1 / 2)

乳白色的维生力场如同一个温暖的光茧,将林风包裹其中。他悬浮在“群星之遗”核心的球形空间内,面色依旧苍白如纸,身体上的裂纹也并未愈合,但那不断流逝的生机与道基,却被这股源自古老文明的秩序力量强行锚定,维持在一种极其脆弱却又异常稳定的平衡状态。

他的意识,并未完全沉沦于黑暗。

当守墓人艾尔丹最后的信息光点没入其眉心的刹那,林风的识海,便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那并非攻击性的冲击,而是一股浩瀚、庞杂、跨越了难以想象的时间长河的……信息洪流。

“观星者”文明,一个专注于探索宇宙本源、记录星辰生灭、致力于维系多元宇宙“存在”平衡的古老种族。他们的足迹曾遍布星海,与无数智慧文明建立了联系,共同编织着一张宏大的知识与交流网络。他们并非以武力见长,但其对宇宙规则的理解与运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在这信息洪流中,林风“看”到了璀璨的星河在“观星者”的指尖流转,“听”到了来自不同维度的文明低语在信息网络中交汇,“感受”到了他们对生命、对存在、对宇宙终极奥秘的无限热忱与敬畏。

然而,这所有的辉煌、智慧与美好,最终都被一片无法形容、无法理解的“虚无”所吞噬。

“寂灭”。

在“观星者”的记录中,“寂灭”并非某种具体的生命形态或能量集合,它更像是一种宇宙尺度的“现象”,一种绝对的“终结”意志。它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如同宇宙自身的阴影,伴随着“存在”而生,并终将吞噬一切“存在”。它并非邪恶,因为它超越了善恶的范畴,其本质是让一切回归“无”的绝对法则。

“观星者”将其定义为“存在的终极热寂”,并非物理意义上的热力学终点,而是信息、能量、物质、乃至时空本身意义与结构的彻底消散与遗忘。

外界的“寂静之主”,在“观星者”的记录中被标记为“寂灭之显化·吞噬之茧”,是“寂灭”现象在某个特定时空区域高度凝聚、主动侵蚀“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释放出的“秩序”力量,本质是强行将一切拉向“终末”状态的抹杀之力,那种秩序,是死亡的秩序,是归于虚无的秩序。

“观星者”文明联合了诸多感知到“寂灭”威胁的友邦文明,倾尽所有,建造了这艘“群星方舟”以及其核心的“火种库”——“群星之遗”。他们计划集合众文明之力,寻找对抗甚至逆转“寂灭”的方法,或者至少,为已知宇宙的文明留下最后的“备份”,期待在遥远的未来,能有新的希望重新点燃星火。

但他们失败了。

信息洪流的最后部分,充满了绝望与悲壮。林风感受到了那场最终之战的无力和惨烈。“观星者”及其盟友的舰队在“吞噬之茧”面前如同尘埃般消散,他们的法则、他们的造物、他们的存在痕迹,被大片大片地抹除。这艘“群星方舟”在最后关头,由守墓人艾尔丹启动紧急协议,强行撕裂空间,遁入这片星辰墓场,依靠核心的“秩序之源”(那乳白色光晕装置)维系着最后的空间稳定与火种保存。

而艾尔丹自己,则燃烧了全部的生命与神魂,化作维持此地最后秩序的“锚点”,直至枯坐成骸,等待着那渺茫的、预言中的“变数”。

庞大的信息流冲刷着林风濒临崩溃的神魂。若非他的神魂核心有“心灯”投影坐镇,不断梳理、稳定,更有无数融入他体内的“存在印记”(来自星骸之核和星灵之梦的馈赠)作为缓冲和共鸣的基点,恐怕他的意识早已在这信息的海洋中被彻底冲散、同化。

这是一种极致的痛苦,也是一种另类的洗礼。

他看到了一个辉煌文明的落幕,理解了“寂静之主”背后那令人绝望的本质,也感受到了无数先行者在面对终极虚无时的不屈与坚守。

“心灯”的光芒在识海中明灭不定,它将信息洪流中与“希望”、“坚守”、“存在意义”相关的部分缓缓吸收、转化,滋养着林风那微弱的神魂之火。同时,那些关于“寂灭”本质、关于“观星者”对宇宙规则的理解、关于这“群星之遗”结构及部分权限的信息,则被梳理、压缩,沉淀在他的意识深处。

这是一个缓慢而危险的过程。林风如同在惊涛骇浪中驾驶着一叶扁舟,稍有不慎,便是意识彻底湮灭的结局。

……

球形空间内,一片寂静。

只有中央那乳白色光晕装置在稳定地脉动,发出低沉而悠远的嗡鸣,如同一个巨大而古老的心脏在跳动。

柳云瑶守在光茧旁,寸步不离。她看着林风紧闭的双眼,感受着他体内那微弱却顽强不息的神魂波动,心中充满了担忧,但也有一丝庆幸。至少,他活下来了,并且得到了喘息之机。

凌影则如同一个幽灵,无声地探查着这个球形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她试图理解“观星者”留下的那些文明火种,试图找到可能存在的武器或防御系统。守墓人艾尔丹给予了林风部分权限,但这权限具体包括什么,如何运用,都需要摸索。

墙壁上那些封存着文明印记的格子,散发着各异的气息。有的生机勃勃,有的死寂冰冷,有的充满了知识的厚重,有的则蕴含着狂暴的能量。它们像是一本本立体的史书,记载着一个个曾经绚烂过的文明剪影。

凌影的目光最终停留在几个存放着疑似武器或战斗构装体的格子上。那些东西虽然也处于能量沉寂状态,但其结构之精妙,材质之奇特,远超她的认知。如果能激活其中一部分……

就在这时,她敏锐地感知到,外界那灰白色的星骸雾霭,似乎发生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

那波动非常隐晦,并非物理层面的震动,而是某种……“秩序”层面的涟漪。就像是平静的死水潭中,被投入了一颗微不可查的石子。

凌影瞬间警觉,身影融入阴影,气息收敛到极致,将感知提升到极限。

波动一闪而逝,仿佛只是错觉。

但她不敢有丝毫大意。守墓人说过,“吞噬之茧”是“寂灭”的显化。她们能躲进来,对方未必不能找到这里。这片星辰墓场,恐怕早已在“寂静之主”的笼罩之下。

她悄然返回柳云瑶身边,用神念传音:“外面有动静,很微弱,但确实存在。”

柳云瑶心头一紧,看向悬浮的林风,又看向那稳定的乳白色光晕:“能判断是什么吗?”

“无法确定。”凌影摇头,“可能是那些‘观察者’舰队在附近搜索,也可能是……‘寂静之主’意志的直接探查。这片遗迹的隐匿性,恐怕并非绝对。”

她们现在最大的依仗,就是这“群星之遗”核心的秩序力场,以及守墓人留下的权限。但林风尚未苏醒,她们对这里的控制力几乎为零。

“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柳云瑶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凌影,你继续警戒,尝试寻找遗迹可能存在的防御机制。我在这里守着林风,同时尝试用我的力量与这‘秩序之源’沟通,看能否获得更多信息或控制权。”

凌影点头,身影再次消失。

柳云瑶盘膝坐在光茧旁,闭上双眼,将自身的神念缓缓探出,小心翼翼地接触那乳白色的光晕装置。她的力量属性偏向生命与净化,与这专注于“维持”与“守护”的秩序力量,隐隐有着共鸣之处。

她的神念如同涓涓细流,尝试融入那浩瀚而温和的秩序之力中。起初,她感受到的是一种宏大的、非个人的、如同自然法则般冰冷的运转机制。但渐渐地,当她将自身那份对林风的担忧、对同伴的守护之心、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之意融入神念时,那秩序之力的反馈,似乎多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