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明的到访像是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子,打破了林砚养伤期间的沉寂。尽管身体依旧被诅咒缠绕,虚弱不堪,但他的精神却因为那渺茫的希望和迫近的危机而重新紧绷起来。
第七处的效率很高。第二天,杨研究员就带来了几份厚厚的、用特殊防腐材料封装好的古籍拓本和一卷看起来年代极为久远的皮质地图。
“这些是关于昆仑墟和‘洗剑池’传说的一些零星记载,大部分来自一些早已失传的孤本或者口耳相传的秘闻,真伪难辨,你自己斟酌。”杨研究员将资料放在床头柜上,语气带着提醒,“至于那卷地图,是我们在清理一个古代方士洞府时发现的残图,上面标注了一些疑似与昆仑有关的山脉和水系,但残缺得太厉害,只能作为参考。”
林砚道了声谢,待杨研究员离开后,便迫不及待地拿起那些资料。
古籍拓本上的文字古老而晦涩,夹杂着大量隐喻和神话色彩。他耐着性子,一字一句地研读。大部分内容都荒诞不经,充斥着对昆仑仙境、西王母、不死药等传统神话的描述,与“洗剑池”相关的信息少之又少,且语焉不详。
只有在一份疑似出自某个古代剑修门派的残破玉简拓本中,找到了一段相对有价值的记载:
“……昆仑之巅,非力可及,需缘法……墟中有池,名‘洗剑’,非金铁之剑,乃涤荡道基、斩却心魔之所在……然池周有先天禁制,秽物近之则溃,唯持‘净世之念’者,或可窥得一缕机缘……”
涤荡道基、斩却心魔?秽物近之则溃?
林砚心中微动。这描述倒是与赵启明所说的“洗涤世间一切污秽”有几分吻合。而且要求“持净世之念”,这听起来玄之又玄,但结合镇魂令那“秩序”与“封禁”的属性,或许……并非完全没有门路?
他将目光投向那卷皮质残图。
地图不知由何种兽皮制成,触手冰凉坚韧,边缘破损严重,上面的线条和符号也因为岁月流逝而变得模糊。他小心翼翼地将地图摊开,仔细辨认。
残图描绘的地形极其古怪,山脉的走向、河流的分布都与现今的地理知识对不上号,仿佛描绘的是另一个世界。一些关键节点标注着古老的篆文,如“弱水”、“炎火之山”、“不周之墟”等,都是神话中的地名。
而在地图的一个角落,靠近边缘破损处,有一个用朱砂重点标记的、水滴状的图案,旁边用更加古老的虫鸟文写着两个小字——虽然模糊,但林砚结合古籍描述,勉强认出正是“洗剑”二字!
找到了!
虽然只是残图上的一个标记,根本无法确定具体位置,但这至少证明,“洗剑池”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它很可能真的存在于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境之中!
林砚的心脏因为这一发现而加速跳动了几下,但随即又被现实的冰冷浇灭。
昆仑墟在哪里?这残图所指的方位是何处?就算找到了地方,那所谓的“先天禁制”和“净世之念”又该如何应对?
希望依旧渺茫如星火。
但他没有气馁。至少,他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他将这份残图和那段玉简记载牢牢刻印在脑海深处,然后开始尝试调动那丝微弱的毁灭剑元,模拟出一种“斩却心魔”、“涤荡污秽”的剑意。
这并非为了立刻对抗诅咒,而是为了提前熟悉和感悟那种意境,为将来可能的机会做准备。
这个过程同样艰难。他身负杀戮剑元,内心又缠绕着怨毒诅咒,想要模拟出“净世之念”,无异于缘木求鱼。但他凭借着《戮生剑诀》中对“斩断”真意的理解,以及镇魂令传来的那丝秩序冰凉的意境作为参照,一点点地剥离杂念,试图在心中构筑起一片“剑心澄澈”的虚影。
这对他稳固剑心、对抗诅咒的侵蚀,也隐隐有着一丝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