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绝密档案与神骸猜想(1 / 2)

平板电脑的屏幕泛着冷光,映照着林砚凝重的脸庞。

他点开了那份标注着“第七特殊行动处 - 绝密”的档案。档案分为几个部分:青铜匣(镇魂令)初步分析报告、秦岭Z-01号遗迹(即葬神陵)事件记录、以及基于他口述整理的《林砚访谈录》及初步评估。

他首先点开了青铜匣的分析报告。

报告内容极其专业,充斥着大量的数据、频谱图和材料学分析术语。林砚跳过那些晦涩的部分,直接看向结论和推测:

【物件编号】: Artifact-Z-01-A

【暂定名】:镇魂令(依据提供者林砚命名)

【材质分析】:非已知任何金属或合金,结构致密,原子排列呈现非自然规律性,疑似蕴含某种“规则”力量。表面纹路为能量导路,处于半激活状态。

【能量反应】:持续散发低强度未知力场,性质偏向“镇压”、“封禁”、“秩序”。能量层级极高,初步判定为S级(超越现有认知框架)。与遗迹深处检测到的超高频能量源(暂编号Source-Z-01)存在微弱共鸣。

【功能推测】:

1. 核心功能为“镇压”与“封禁”,目标可能为超自然实体或能量聚合体。

2. 可能具备钥匙功能,用于开启或关闭遗迹内特定结构(如林砚所述的“往生之门”)。

3. 与提供者林砚存在未知能量联系(详见《林砚生理检测报告》),初步判断为“初步绑定”状态。绑定原因未知,可能与提供者血液、精神力或特殊经历有关。

【风险等级】:极高(Extre)。严禁非受控环境下的能量激发实验。

【处理建议】:继续隔离研究,尝试建立安全交互协议。重点关注与提供者林砚的能量联系。

报告的内容证实了林砚的许多猜测,也让他对镇魂令的珍贵和危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S级,超越认知,这恐怕是第七处所能定义的最高级别了。

他接着点开遗迹事件记录。这部分更多是第七处自身的发现:

· 遗迹入口因地震暴露,初期勘探队遭遇不明能量干扰及物理性陷阱(与林砚描述的尸蟞、阴尸藤等吻合),伤亡惨重。

· 检测到遗迹深处存在超高频、超高压能量源(Source-Z-01),能量属性复杂,包含“神圣”、“死寂”、“暴虐”等多种矛盾特性,极不稳定。

· 遗迹结构复杂,蕴含空间折叠迹象(悬魂梯?),存在多处能量异常点。

· 发现陈明远教授遗体残骸(位于血棺附近,状态异常,疑似进行过某种邪异仪式)。

· 发现李茜活动痕迹,但最终消失于东南方向,怀疑被第三方势力带走。

· 捕获到不明信号源,经分析与国际盗墓组织“幽冥”(Underworld)有关联。

记录相对客观,与林砚的经历相互印证。看到陈教授确认死亡,林砚心中还是一沉。而李茜被第三方带走,更是让他担忧不已。

最后,他点开了《林砚访谈录及初步评估》。

这部分是对他口述内容的整理和分析,其中夹杂着第七处专家团队的推测和疑问,用红色字体标注:

· 关于“神骸”: 提供者描述的巨大类人骸骨,与神话传说中的“神”或“上古巨人”有相似之处。推测其为遗迹能量源(Source-Z-01)的核心或封印目标。其“坐姿”及“胸插断剑”状态,暗示其可能为“被封印”或“自愿坐化”以镇压某物。断剑(暂编号Artifact-Z-01-b)推测为弑神兵器,剑魄缺失,状态不稳定。

· 关于“往生之门”: 非传统意义上的空间门,更可能是一种“概念性通道”或“规则显化”,连接未知维度或状态(灵魂往生?能量回归?)。其开启需要特定条件(血祭?镇魂令?),充满不可控风险。林砚利用断剑残留力量强行中断连接,行为极其冒险,后果(反噬、引起核心注意)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