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圣人之战!(1 / 2)

若说通天背后没有点门道,打死她也不信。

“你的意思是……”

昊天心头猛然一震,连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身为天帝,能在无人察觉之下踏入准圣之境,他又岂是愚钝之人?

倘若通天真有办法助人证道混元,

那自己等人又何须困于如今这般进退维谷的局面?

念及此处,双目骤然燃起炽热光芒,整个人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他……居然真的做到了?”

碧游宫内,

女娲凤眸微颤,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震动。

对通天的认知,悄然刷新。

侍立一旁的苏妲己与苏凝香姐妹见状,

虽不明具体发生了什么,

却从圣母那罕见的神情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能让圣母动容,此事定然非同小可。

就在三人各怀心思之际,

殿中忽然响起一道温润却略带歉意的声音:

“女娲妹妹,上次的事是姐姐不对,还望你能原谅。”

她斜睨了一眼站在旁边含笑不语的通天,

女娲轻轻撩了撩鬓边青丝,鼻尖轻哼:

“我入门比你早,该叫姐姐才是。”

通天笑容顿时僵住,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妙。

正欲插话缓和,后土却不给他机会,抢先开口调侃:

“还好意思提入门早晚?这么久了,也没见你有半点动静。”

“要是换成我,孩子都能满地跑了。”

女娲脸色瞬间阴沉,眸光一冷,眉头不自觉皱起。

“总好过某些人不顾廉耻,抢人夫君来得体面。”

空气中火药味渐浓,

通天只觉脑袋嗡嗡作响。

不等二人继续唇枪舌剑,身形一闪,

下一瞬已出现在两女身侧。

不顾她们挣扎,强行将人拽往后殿。

只留下妲己姐妹呆立原地,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他才不管什么洪荒至尊、万古圣人,

此刻直接动用家法。

在他看来,再多的道理也抵不过一场雷霆手段。

唯有展现出绝对的威压,彻底镇住场面,

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否则这两人为了争一口气,还不知道要吵到何年何月。

他费尽心力解开封印,可不是为了看她们天天掐架、后院失火的。

商都城内,

在赵公明悉心指点下,帝辛终于返回王都。

因早被帝乙内定为储君,

刚一归来,便开始逐步接手朝政大权。

一方面,是想亲眼看看他是否真有能力继承大统。

另一方面,也是有意磨砺他的才干。

若他确实堪当大任,

如今的历练便能让他登基之后不至于手足无措;

若终究难成气候,

也可趁早察觉,另作打算。

可帝乙心中,更倾向于前者。

毕竟,能让通天派遣弟子亲自登门收徒的人,

要说是个不通世事的庸碌之辈,打死他也绝不相信。

除此之外,

一心认定帝辛可托付江山的帝乙,

还为他迎娶了三位妃嫔:

姜氏、黄氏与杨氏。

三人皆品行端庄,性情温婉,贤良淑德。

转眼数载过去。

因天地量劫加速运转,

在位六十余年的帝乙终因年迈体衰,驾鹤西去。

临终之际,唯恐祖宗基业断送,

他在朝堂之上将社稷托付于太师闻仲、皇叔比干,以及镇守四方的四大天王。

立下年仅二十却已能独掌大局的帝辛为新君。

随后,便由赵公明接引,前往三仙岛开启新生。

帝辛即位之初,自号纣王,

迁都于朝歌。

文有闻仲、比干辅佐左右,武有四大镇国天王拱卫江山,

朝政迅速步入正轨,井然有序。

他又册封三位妃子:姜氏为中宫皇后,黄氏居西宫,杨氏入馨庆宫。

因其勤勉治国,兢兢业业,

大商非但未因先王离世而动荡,

反而在他执掌之下愈发昌盛。

一时之间,百姓安居,四海升平,五谷丰登,国运昌隆。

四方诸侯纷纷率领八百小邦,齐来朝拜。

这一日,朝会之上,

比干自群臣中出列,恭敬启奏:

“启禀陛下,三日后乃女娲娘娘诞辰,

请陛下斋戒沐浴,亲往进香。”

“五日后亦为吉日,当设坛祭天,昭告圣人更替之事。”

纣王听罢,手中奏本微顿,旋即平静如常。

“准奏。”

三日后,举国同庆。

盛装礼服的纣王登上龙辇,

在众臣簇拥之下,仪仗浩荡,直抵女娲庙。

此时,庙宇上空虚影一闪,

一人悄然隐匿身形,静观其变——正是早已布下算计的准提。

他正等着看,

倘若纣王对女娲失敬,通天是否还会命门人助纣伐周?

眼看纣王手持香火,虔诚叩拜,

准提眸光一冷,袖袍轻挥,

一道凡人无法察觉的黑气疾射而出,直取纣王面门。

恰在此刻,庙内忽起狂风,

卷起帷帐,露出女娲神像真容。

“准提,你活得不耐烦了?”

一声怒喝响彻天地,震荡亿万里虚空。

与此同时,金光乍现,挡下那道阴毒黑芒——

却是天子印玺感应到君主危难,自发护主!

“不好!”

准提一听这声音来者何人,顿时心头一凛,

暗叫不妙,转身欲逃。

然而还未动身,

通天已携女娲现身眼前。

“是通天圣人!还有圣母娘娘!”

眼尖之人惊呼出声。

刹那间,满场文武百官,无论贵贱,尽数伏地叩首,齐声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