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毕生所愿!(2 / 2)

吕家庄内。

“子牙啊,你随我修行几年了?”

看着正摇头晃脑背书的姜子牙,镇元子笑眯眯地开口。

“回师尊,弟子自幼承蒙教导,至今已有十余载。”

姜子牙略一思索,恭敬答道。

随后神情微滞,似有话难言。

“有话直说。”

镇元子一眼看穿他的心思,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

掐指一算,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意。

“弟子一直不解,师尊既为仙人,为何只授文章典籍,却从不提修炼之事?”

姜子牙躬身行礼,终于问出了藏在心底多年的疑惑。

天生异象之人,从小耳濡目染,心中自有大志。

再加上师尊乃是得道高人亲临家门,前途本该一片光明。

可如今自己都十四五岁了,对方却从未提及修道二字。

怎叫他不焦急?

“你的命数早定,原不该沾染仙途,一生富贵即归宿。”

“但天地留一线生机,故而我出现了。”

“如今机缘已至,你当去昆仑山寻人学艺。”

“不过临行前,须答应我一件事。”

镇元子抚着长须,语气半虚半实。

说到最后,神色陡然严肃起来。

双目如电,紧紧盯着姜子牙,等他回应。

“师尊请讲。”

虽不明所以,姜子牙仍毫不犹豫应下。

“此去昆仑,绝不许透露半句关于我的事。”

“若泄露一字,祸患立至,生死难料。”

镇元子正色道,说得极为认真。

他对身份一事早已盘算清楚。

与其遮遮掩掩,不如直言自己与阐教有仇。

这样一来,除非姜子牙活得不耐烦了,否则绝不敢多嘴半个字。

当然,并非真怕阐教或元始天尊。

只是此事牵涉深远,不容半点差池罢了。

“既是如此,徒儿岂能背恩忘义,认敌为亲?”

姜子牙接连摇头,仿佛在极力抗拒前往昆仑山的安排。

镇元子看在眼里,轻轻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几分无奈与沉重。

他缓缓开口:“傻孩子,真是个傻孩子啊。”

“为师让你去拜师,并非一时兴起。

一是想为你改命,让你将来能得道长生。”

“二是……心中藏着一份夙愿,盼你日后能替我了却这段恩怨。”

话到此处,他停顿片刻,等姜子牙稍作思量后才继续说道:

“如今也不必再瞒你了。”

“天地大劫将起,而你,正是那注定要走上封神之路的人。”

“唯有你,才能为我讨回公道。

阐教欺我太甚,多年积怨,难以平息!”

“当年收你为徒,确有私心掺杂其中。”

“但你不必为此困扰,去或留,全凭本心,为师绝无怪罪之意。”

言罢,他那原本飘然若仙的气度骤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风烛残年、满怀不甘却又无力复仇的老者形象。

若是通天和黑云在此,定会暗自赞叹——这番神情转换,堪称入木三分!

姜子牙心头一震。

这些年虽也学了些城府手段,可面对这位如父如师的镇元子,却始终无法生出丝毫怀疑。

此刻见他这般模样,更是心如刀割,再也按捺不住。

急忙上前搀扶住那看似摇摇欲坠的身体,声音颤抖地承诺:

“师尊且宽心,徒儿哪怕赴汤蹈火,也要为您雪此旧恨!”

“您多年来的教诲,我一日不敢忘怀。”

“待我踏平昆仑,便回来侍奉您终老膝下。”

一丝愧意掠过心头,转瞬即逝。

镇元子听罢,激动得连声叫好,眼中竟泛起泪光。

随即从怀中取出半块温润玉佩,郑重交到他手中:

“你能有这份孝心,为师足矣。

临行前,送你一件信物。”

“此乃姻缘玉,天地仅存一对,阴阳相合,自有天意牵引。”

“佩戴于身,来日自会引你遇见命中注定之人。”

姜子牙双手接过,小心翼翼贴身藏好。

而后跪地叩首,三响落地,声声诚恳:

“请师尊保重,徒儿这就启程昆仑,早日完成您的心愿!”

说罢,在镇元子默默注视之下,匆匆收拾行装,踏上西行之路。

与此同时,受黑云指点的申公豹,也动身奔赴西方佛门。

两人的命运轨迹几乎如出一辙,甚至连离别时的情景都惊人相似。

更巧的是,黑云赠予申公豹的,同样是半枚玉佩——

恰好与姜子牙所持的那一半,原是一对。

三仙岛上,碧游宫内。

赵公明踏入殿门,神色难掩激动,躬身拜下:

“弟子赵公明,参见教主!”

他对通天的仰望,如同凡人仰视神明,满是虔诚与敬仰,毫无保留。

“免礼。”通天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召你前来,有一事相托。”

“不知你可愿承担?”

此时,申公豹与姜子牙均已踏上各自的旅途。

一切进展顺利,帝辛降世之期,已不远矣。

作为与截教命运相连的殷商皇室,通天绝不允许人皇落入其他三教掌控之中。

因此,必须派人提前布局。

“教主但有差遣,弟子万死不辞!”赵公明朗声应答。

尽管他已臻至大罗金仙巅峰,距准圣一步之遥,但面对通天亲自委派任务,仍是热血翻涌,斗志昂扬。

内心早已立誓:

此行必当全力以赴,务必做得滴水不漏!

若能因此得教主青睐,甚至收入亲传之列,更是毕生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