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证道前兆?(2 / 2)

三千载光阴如流水般滑过。

这期间,通天陪着女娲走过无数山川。

从烈焰翻腾的不死火山,到麒麟遗骨横陈的断崖;

从四海波涛汹涌的尽头,到黄沙漫天的大漠深处。

凡是有名之地,几乎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一路辗转,终至东海之滨。

这一日,女娲忽然停步,轻声开口:

“你有没有觉得,如今的洪荒,好像只剩下巫族和妖族了?”

通天闻言一怔。

其实他早有察觉,但这并不奇怪。

那些先天神只或出身不凡的修行者,要么闭关不出,

要么早已投靠各大势力,更有许多早已身陨道消。

再加上帝俊与太一建立妖族后,强行统合万族,将无数生灵归入妖籍。

不肯顺从者,大多已在战火中化为尘埃。

这才是天下显得单调的真正缘由。

道理虽明,他却不便直言。

毕竟女娲日后的证道之路在于造人,若此刻点破真相,

让她心生犹豫,乃至放弃此念,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于是他笑了笑,反问:“你也觉得太过冷清了?”

“嗯。”女娲望着远处翻涌的海浪,若有所思,“若能多些不同的生灵,这天地该有多热闹。”

话音刚落,她整个人蓦然僵住。

嘴唇微动,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眼神由迷茫逐渐转为清明,

最终亮起一道灼灼光彩。

眉心那道鸿蒙紫气剧烈震荡,似要破体而出!

通天静静站在一旁,望着她神情变化,已然明白——

她,悟了。

他屏息凝神,默默为她护法,唯恐一丝外扰惊扰了这场天机降临。

女娲几乎是本能地抓起一团泥土,指尖轻揉,开始塑造生灵。

可接连捏出上百个形态各异的生命,她总觉得差了些什么,始终无法满意。

就在她凝眉沉思之际,脑中忽然灵光一闪。

心念一动,她脸上微亮,立刻依照通天与自己的样貌重新塑形。

片刻之后,一个泥人已然成形。

然而那泥偶静立不动,毫无生机,不过是块死土罢了。

“这些拿去试试。”

正当她蹙眉思索时,通天的声音传来。

他手中托着九天息壤与三光神水。

女娲眸光一亮,顾不得多言,伸手便接过宝物。

这一次她并未急于动手,而是咬破指尖,滴落数滴精血,将三者细细调和,才再度开始塑形。

十指翻飞间,三个泥胎渐渐成型,轮廓分明,宛若真人。

望着眼前栩栩如生的模样,她屏息以待。

刹那,一道玄奥光芒自天而降,泥人周身泛起微光,气息流转,原本紧闭的眼睑缓缓开启——活了!

成了!

见此情景,女娲心中大喜,立即继续施法。

可随着人数增多,她的动作逐渐迟缓,元气也开始不支,神魂恍惚,仿佛随时会倒下。

“用这个。”

通天见状懊悔不已,一拍额头,取出先天葫芦藤递上前去。

女娲一见,眼中顿时生辉,急忙接过。

只见她执藤轻点,再一挥洒,无数泥偶应声落地,瞬间成形。

转眼之间,东海之畔已站满了数十万生灵。

此时,她眉心的鸿蒙紫气剧烈跳动,感应到某种冥冥中的召唤,她停下手中动作。

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悟涌上心头。

她仰望苍穹,朗声道:“天道在上,洪荒广袤,然众生寥落,天地寂寥。

今我截教女娲,以九天息壤、三光神水,融己身精血,创一族于世间,名之为人,人族立矣!”

“谢圣母赐名,吾等参见圣母娘娘!”

轰隆——

万千人族齐齐跪拜,天地为之震动。

天道回应,雷音滚滚,浩荡之力自虚空中倾泻而下。

女娲之声响彻八荒六合。

无尽气运自九霄之上汇聚而来,在她头顶凝聚成海。

她周身气势节节攀升,肉眼可见地蜕变。

与此同时,方圆亿万里的虚空金光璀璨,功德凝聚,化作一片青云高悬天际。

诸天大能纷纷惊觉,自闭关中睁眼,神念横扫而出。

“嘶……这功德之盛,比当年帝俊太一立天庭还要强上万倍不止!女娲怕是要成道了!”

“若有半分落到我身上,哪怕一丝也好啊!”

“通天也在场……看来这一劫证道,与他脱不开干系。”

“不至于吧?通天虽强,但指点女娲成圣?未免太过夸张。”

“你们忘了紫霄宫中道祖所言?那位可是能与道祖平辈论交之人,岂是我等可以揣度的?”

众人心绪翻腾之际,天穹上的功德已然凝实。

那浩瀚功德随即分为三份。

最大一份,占七成,直奔女娲而去。

其次两成半,落入通天之手,印证了诸多猜测。

最后半成,则归于那根先天葫芦藤。

通天淡然一笑,并未收下,挥手便将自身那份尽数打入女娲体内。

自家之事,何须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