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过片刻,黎巴嫩必变肥田,肥田看如森林。
那时,聋者必听见书卷之言,盲人必出幽暗得见,
谦卑人必因耶和华增添欢喜,贫寒人必因以色列的圣者快乐。
强暴人、亵慢人、寻索诡计者尽都灭绝:
那些在法庭以不实见证冤屈义人、设圈套陷害辩士的,必被剪除。
所以,救赎亚伯拉罕的耶和华论雅各家如此说:
“雅各不再羞愧,面容不再失色;
因他看见我手所造的儿女在他中间,必尊我的名为圣,
必尊雅各的圣者为大,必敬畏以色列的神。
心中迷糊的必得明白,发怨言的必受训诲。”
——————
本章的关键启示
1. 宗教形式主义的虚空:耶路撒冷虽守节期,却遭审判,显明外在仪式若缺乏心灵诚实,反招神怒。这警示今日教会:事工活跃度不能替代与神的真实关系。
2. 神的主权超越军事谋算:列国围攻耶路撒冷时,神以超自然干预使敌军如梦消散,表明历史结局在神手中,非凭兵力智慧。
3. 灵性昏昧是神的审判:神主动使先知眼瞎、异象封缄,回应百姓心口不一的敬拜。这显明持续拒绝真理会导致神任凭其灵性麻木。
4. 受造物对造主的悖逆:人颠倒伦理的本质是受造物否定造主的主权,如同泥土质问窑匠。一切道德混乱根源在于否认神的主权。
5. 神为谦卑人施行逆转:黎巴嫩变肥田的意象象征神使荒芜化为丰盛;聋瞎得医治预表弥赛亚国度的恩典临到软弱者。
现实指导意义
* 检视敬拜的动机:当发现事奉沦为“人的吩咐”时,当回归心灵诚实的敬拜,避免以活动取代与神的亲密。
* 在危机中仰望神的主权:面对社会不公或压迫,当信靠神必为受屈者伸冤,而非倚靠非法手段。
* 警惕选择性耳聋:若读经听道却无生命改变,当求神破除“封严的书卷”的光景,赐下领悟的灵。
* 持守谦卑与盼望:在看似黑暗的时代,神应许“谦卑人必因耶和华欢喜”。这激励我们以温柔信心等候神的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