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必在其上绊跌、摔碎、陷入网罗。”
你要卷起这训诲,在我门徒中间封存这启示。
我要等候那转脸不顾雅各家的耶和华,我要仰望他。
看哪,我与耶和华所赐给我的孩子,成了以色列的预兆和奇迹——这乃是从住在锡安山的万军之耶和华而来的。
有人对你们说:“当求问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就是那些声音绵微、言语低喃的。”
但百姓岂不当求问自己的神吗?岂可为活人求问死人呢?
应当听从这训诲和法度!人若所说的不与此相符,必不见晨光。
他们必经过这地,受尽艰难与饥饿;饥饿时就焦躁,咒骂自己的君王和自己的神。
他们仰天俯地,只见困苦、黑暗、凄惨的幽暗,被驱入无边黑暗中。
——————
本章关键点与神学主题
1. 先知行动作为活生生的预言:以赛亚儿子的名字“玛黑珥-沙拉勒-哈施-巴斯”是审判即将临到的具体兆头,强调预言的真实性与即时性。
2. 厌弃温和引领招致狂暴审判:神本如“西罗亚缓流”温和引导,百姓却偏好政治联盟(因亚兰-以法莲败落而欢喜),因此神用亚述如“汹涌幼发拉底河”施行审判。
3. “以马内利”是得胜的确据:尽管审判来临,但“神与我们同在”(以马内利)成为百姓最终得胜的保证,仇敌的阴谋终必失败。
4. 真正的敬畏是分别的关键:在普遍恐慌中(“同谋背叛”的氛围),神命令以赛亚分别出来,不害怕人所怕的,单单敬畏耶和华为圣。
5. 转向邪术显明灵性破产:百姓不求问神,反而求问交鬼的,表明他们已完全背离真道,结局就是黑暗与绝望。
现实指导意义
* 在危机中检验所怕的对象:百姓怕人过于怕神。今日信徒当反省:我们真正畏惧的是什么?是环境、人言,还是神自己?
* 神是圣所或绊脚石:同样的神,对信靠者是“圣所”,对悖逆者成为“绊脚石”。我们的心志决定我们与神的关系性质。
* 拒绝属灵的混合主义:交鬼、巫术代表一切替代性的指引体系。神要求百姓单单求问他,今日信徒也当警惕各种属灵的“掺杂”(如迷信、世俗心理学等取代神启示的倾向)。
* 先知性群体的见证:以赛亚和他的孩子成为“兆头”,提醒我们基督徒家庭和群体在黑暗时代中活出分别为圣的见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