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圣经21世纪GQ版 > 第40章 会幕的搭建账单:铜与银的圣所工程

第40章 会幕的搭建账单:铜与银的圣所工程(1 / 2)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以色列工匠们是如何建造移动圣所(会幕)中的核心器物和外围空间的,以及用了多少宝贵金属材料:

1. 核心:祭坛与水盆

烧化祭的祭坛: 这是最重要的祭坛之一。他们用金合欢木做框,做成正方形(边长约2.25米),高度约1.35米。祭坛的四个角顶部各有一个凸起的角状装饰,和坛身是一体成型的。整个祭坛表面包覆了一层厚实的青铜。

祭坛的配件: 所有配套工具也都是青铜打造,包括:装灰烬的桶、扒火炭用的铲子、盛血的盆子、叉肉的叉子、以及装火炭的火盆。

祭坛的核心结构:

在坛身一半高度的位置,他们安装了一个坚固的青铜网格(像个炉箅子)。

在网格的四个角

又用金合欢木做了抬杠,表面也包了青铜。

把抬杠穿进环里,这样就能稳稳抬起沉重的祭坛搬运了。整个祭坛内部是空心的木框架结构。

洗濯盆: 他们还用特别的青铜做了一个大洗濯盆和它的底座。这些青铜料很珍贵,来源于在会幕入口服务的妇女们捐献的镜子熔炼而成。

2. 外围:圣所大院

接下来,工人们开始建造围绕圣所的大院墙。

南、北院墙: 这两面墙长度相同,各约45米长。墙的结构是:结实的麻布帷幔挂在柱子上。每面墙有20根柱子,柱子底部是20个厚重的青铜座。柱子上安装了银钩和银箍用来固定帷幔。

西院墙: 这面墙较短,宽度约22.5米。结构类似,有10根柱子,10个青铜底座,帷幔也固定在银钩和银箍上。

东院墙(入口面): 这面墙宽度也是约22.5米,但有大门。

大门开在中间。

大门左边有一段约6.75米长的墙,由3根柱子支撑,柱下3个青铜座。

大门右边同样有一段约6.75米长的墙,也是3根柱子,3个底座。

院墙材料概述: 所有围绕大院的帷幔都是用结实、高品质的细麻布编织而成。所有柱子都立在青铜底座上。连接帷幔用的钩子和固定柱子的带箍都是银制的,连柱子的顶部也用银包裹了一圈。所以,院子里的柱子都带有银箍(带箍和柱顶)。

院门帘: 大院入口的帘子特别华丽!它用昂贵的蓝色、紫色、朱红色的线,以及细麻布精细刺绣而成。尺寸大约是门帘高约2.25米(和院墙帷幔同高),宽度约9米(覆盖入口宽度)。它由4根柱子支撑,柱子立在4个青铜底座上。这4根柱子的钩子、箍带和顶部也全都包了银。

3. 基础固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