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人反问道:“谁让你来当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了?!你杀了那个埃及人,现在连我也要杀吗?”摩西一听,顿觉惊恐,心想:“这事一定是败露了!”
当法老获悉这件事后,立刻决意要杀死摩西。摩西只能逃离法老的势力范围,前往米甸地(“米甸”意思是“审判\/争辩”;“米甸地”就是“诉讼之地”)避难——他在那里落脚。
有一天,他坐在一口井旁休息。
当时,米甸当地的一位祭司有七个女儿。那天,她们一同来到井边打水,去灌满水槽,因为要给父亲的羊群饮水。
这时,来了一群牧人,硬是要把她们赶走。而摩西见状,立刻挺身而出,帮助了她们赶走牧人,并且还主动给她们的羊群打水,直到羊群喝足。
她们回到父亲流珥那里(“流珥”意思是“神的朋友”),父亲一见到她们就惊讶地问:“怎么回事?今天竟这么早就回来了。”
她们回答:“有一个埃及人帮我们撑腰,赶走了那群牧人。更难得的是,他还主动替我们打水,直到把羊群喂饱。”
流珥立刻问女儿们:“那人现在在哪?怎么搞的,你们竟然把人家晾一边?快去请他来家里吃饭!”
摩西娶妻
摩西欣然同意了住在流珥家里。这位米甸祭司将自己的女儿西坡拉(“西坡拉”意思是“小鸟”;隐含轻盈、灵动、自由的意思)许配给摩西,收他作了女婿。
西坡拉生下了一个儿子,摩西为他取名叫革舜(意为“外邦之地的寄居者”),他这样解释命名的深意:“我在异乡成了异客,这个孩子就是我的漂泊印记。”
过了许久,埃及的王终于死了。然而,以色列人仍然在奴役中痛苦呻吟。他们发出呼救的哀号,这声浪穿透了奴役的黑暗,直抵上帝的耳中。
上帝听见了他们的哀鸣声,就因为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缘故,记起了他的约。
上帝看见了以色列人的苦难,于是,就向他们显明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