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铃声响成一片,伴随着孩子们欢快的说笑声。阳光照在每个人身上,暖洋洋的。
穿过两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巷,外婆家那熟悉的院门就在眼前。还没到门口,就看见大表弟正在院子里扫地,小表弟追着一只皮球玩耍。
姑姑!姑父!表哥表姐来了!孩子们看见他们,欢叫着跑进屋里报信。
外婆闻声迎出来,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着一件深蓝色的新棉袄,显然是特意为过年准备的。
哎呦,都来了!快进屋,快进屋!外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挨个摸着孩子们的头。看到瑶瑶时,更是疼爱地接过孩子,我们的瑶瑶也来了,快让外婆抱抱。
舅妈周桂香从厨房快步走出来,腰间系着围裙:正蒸年糕呢,你们来得正好!
王超把自行车停好,解下布包里的礼物一件件拿出来:外婆,这是给您带的猪蹄和鸡,还有红枣,炖汤最补了。
外婆看着这么多好东西,又是欢喜又是心疼:你这孩子,总是这么破费!留着自己吃多好。
周桂香接过活鸡,利落地拴在院角的鸡笼里:妈,这是超儿的一片心意,您就收下吧。
堂屋里,外公正坐在藤椅上听着收音机,里面正播放着赣剧。看见外孙来了,他关小音量,缓缓站起身,古铜色的脸上露出笑容。
外公。王超上前扶住老人。
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外公拍拍王超的手,语气温和,听说你最近在家休息?
王超愣了一下,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
外婆连忙打断:大过年的,说这些干什么。超儿,快来尝尝外婆刚蒸的年糕。
厨房里飘出糯米和红糖的香甜气味。王玥乖巧地帮着表妹梳头,两个小姑娘坐在门槛上,小声说着悄悄话。王刚则在院子里教两个表弟玩弹珠,三个男孩蹲在地上,专注地盯着那些五彩的玻璃珠。
午饭时分,舅舅李建设提着两瓶酒回来了。他一见王超就笑着招呼:超儿来了!正好,今天咱们爷俩喝两盅。
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红烧猪蹄炖得软烂入味,清蒸鱼香气扑鼻,腊肉炒蒜苗油亮诱人,糯米年糕甜软可口,还有外婆拿手的酿豆腐和炸酥肉。
这猪蹄炖得真香。王刚吃得津津有味。
外婆给每个孩子夹菜,慈爱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多吃点,正在长身体呢。她特意把年糕掰成小块,喂给瑶瑶吃。
王超注意到,外婆自己的碗里却只有些素菜,便把一块最大的猪蹄夹到她碗里:外婆,您也吃。
席间,舅舅轻声问王超:厂里的事,我听说了。你有什么打算?
王超放下筷子,平静地说:先在家休息一段时间,看看书,学习学习。
舅舅点点头:也好。我在机械厂也听说了一些,现在到处都在搞跃进,指标定得高,实际困难却没人管。
周桂香也接话:是啊超儿,别太往心里去。我在邮局听到的消息多,你这事不算什么。
外婆听着大人们的对话,轻轻叹了口气,又给王超夹了块鱼:多吃鱼,补脑子。
饭后,王超陪外公在堂屋里听收音机。老人话不多,只是偶尔跟着收音机里的赣剧哼唱两句。
人生啊,就像这收音机里的戏文。外公忽然开口,有起有落,都是常事。
王超点点头:我明白,外公。
明白就好。外公粗糙的手掌轻轻拍了拍王超的肩头,你还年轻,路还长着。
另一边,李秀兰和周桂香在厨房里边洗碗边聊天。
超儿这事,你别太担心。周桂香安慰道,我在邮局听说,玻璃厂现在乱得很,工人们都在念叨超儿的好呢。
李秀兰擦着碗,叹了口气:我就是心疼这孩子。为厂里付出那么多,最后却......
妈,您看这是什么?王玥兴奋地跑进来,手里拿着舅妈给的集邮册,舅妈说这是给我的新年礼物!
周桂香笑着摸摸王玥的头:跟着你哥学习集邮,舅妈特意给你留的。
夕阳西斜时,一家人准备返程。外婆执意要他们带上刚蒸的年糕:路上饿了吃。又悄悄往王超手里塞了几个煮鸡蛋,明天当早饭。
王超推着自行车走出院门,回头望去,外婆和外公还站在门口朝他们挥手,三个表弟妹簇拥在老人身边。夕阳把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花白的头发在余晖中泛着金光。
回家的路上,王超骑得很慢。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板路上,也洒在他心上。外婆家的温暖,亲人的关怀,都让他更加坚定了前行的信心。
坐在车前小椅子里的瑶瑶已经睡着了,小脑袋一点一点的。王超小心地护着妹妹,心中涌起一阵暖意。
无论前路如何,家永远是他最温暖的港湾。而这个特殊的春节,也将成为他人生中难忘的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