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张在玻璃厂干了二十三年,经历过兴旺,也见证过衰败。最困难的时候,厂里停产,设备损坏,我们都以为这个厂要完了...老张头的声音有些哽咽,是王厂长带着我们,一点一点把厂子救活了。现在不仅恢复了生产,还建起了新宿舍,让我们这些老工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李秀兰在人群中听着,眼眶微微湿润,她为儿子感到骄傲。王刚挺直了腰板,脸上写满了自豪。
张涛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感人的瞬间,他蹲在舞台侧面,连按快门,记录下老张头激动的情感和台下工人们共鸣的神情。
文艺表演开始后,张涛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合唱队的工人们穿着整齐的工装,精神饱满地演唱《咱们工人有力量》;妇女们的秧歌舞虽然动作不算专业,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当周师傅的老伴上场跳秧歌时,王玥兴奋地扯着母亲的衣袖:妈,快看!周奶奶真的在跳呢!
李秀兰笑着点头:跳得真好。
最精彩的是工人们表演的军体拳,动作虽然不是整齐划一,但气势十足。王刚看得目不转睛,小声对妹妹说:我以后也要学这个!
张涛时而跑到舞台正面拍摄全景,时而绕到侧面捕捉特写。他的军旅经历让他特别擅长抓拍动态场面,工人们每一个有力的出拳、每一个坚定的眼神,都被他精准地记录下来。
王超坐在观众席中家人身边,看着张涛专业的工作状态,心里很是欣慰。这位新搭档不仅管理能力强,还有这样的特长,真是难得的人才。
中午的会餐时间,张涛依然没有放下相机。他在各桌之间穿梭,拍下工人们举杯欢庆的场面,拍下孩子们开心吃饭的样子,拍下老工人们欣慰的笑容。
张副厂长,歇会儿吧,先吃饭。王超招呼他。
再拍几张,张涛笑着举起相机,这样的场面太难得了。
他注意到王超身边的家人,主动走过来:这位是婶婶吧?要不要给您和孩子们拍张照片?
李秀兰有些不好意思:这...太麻烦了吧?
不麻烦,不麻烦,张涛热情地说,今天这么高兴,留个纪念多好。
在王超的鼓励下,李秀兰带着王刚、王玥在装饰一新的厂区背景前拍了一张合影。王刚摆出严肃的表情,王玥则笑得腼腆。
下午的游园活动更是热闹非凡。张涛把相机挂在脖子上,一边参与活动,一边随时准备抓拍。他在合理化建议征集点前停留了很久,拍下工人们认真填写建议的场景;在猜谜语的活动区,他捕捉到工人们猜中谜题时的开心笑容;在孩子们的游戏区,他蹲下身子,与孩子们平视,记录下他们纯真的笑脸。
王刚和王玥很快就被各种游园活动吸引住了。王刚参加了套圈游戏,赢得了一支铅笔,高兴得不得了;王玥则在猜谜区表现突出,猜对了好几个谜语,得到了一本笔记本作为奖励。
最让王超感动的是,张涛还特意为新入住的工人们拍摄了全家福。周师傅一家五口第一次在新家门前合影,老两口坐在中间,儿子媳妇站在身后,小孙子调皮地做着鬼脸。这张照片,将成为这个家庭珍贵的记忆。
活动接近尾声时,张涛来到王超身边:王厂长,胶卷都快用完了。要不要咱们领导班子也合个影?
这个主意好!王超立即赞同。
他叫来老周书记、各车间主任和技术骨干,大家在新建的宿舍楼前站成一排。张涛请一位年轻工人帮忙按快门,自己则快步跑进队伍中。
庆祝国庆!在快门按下的瞬间,大家齐声喊道,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夕阳西下,庆祝活动圆满结束。工人们依依不舍地散去,边走边回味着今天的欢乐时光。李秀兰带着王刚和王玥来向王超道别。
大哥,今天的活动太精彩了!王刚意犹未尽地说。
王玥也小声补充:周奶奶跳得真好。
李秀兰慈爱地看着儿子:超儿,妈今天特别高兴。看到工人们这么爱戴你,妈就放心了。
送走家人后,张涛小心翼翼地把相机收好,来到王超身边。
今天辛苦了,王超真诚地说,多亏了你,这些珍贵的瞬间才能被记录下来。
这是我应该做的,张涛谦虚地说,明天我就把胶卷送到照相馆冲洗。等照片洗出来,咱们选一些好的贴在宣传栏上,剩下的分给工人们。
明天就放假了,王超心情格外舒畅。今天的活动不仅增进了工人们的凝聚力,也让他对新搭档有了更深的了解。张涛的专业、细致和热情,都让他十分欣赏。而家人来参加活动,更让他感受到工作成果被亲人见证的温暖。
(第三百零二章 完)